top of page

香港藝術三月 | H Queen’s直立式藝術地標 | 玩轉中環藝術魔方


「H Queen’s」佇立於皇后大道中,作為一座創意與啟迪靈感的「直立式」藝術地標,此處匯聚七大國際頂級畫廊與藝術機構,為大眾締造真正非凡的藝術體驗。藝術愛好者可以在這裡沉浸於多元化的藝術展覽,感受當代藝術的魅力,並啟發自我對藝術的思考與探索。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艾瑪·麥金泰爾,《時光荏苒下的白崖之南》,2024年 © 艾瑪·麥金泰爾。圖片由藝術家、Château Shatto畫廊(洛杉磯)及卓納畫廊(紐約)提供 
艾瑪·麥金泰爾,《時光荏苒下的白崖之南》,2024年 © 艾瑪·麥金泰爾。圖片由藝術家、Château Shatto畫廊(洛杉磯)及卓納畫廊(紐約)提供 

| 層層交迭,自由穿梭

 

作為中環唯一以藝術與文化為重心的綜合型空間,H Queen’s將在香港藝術三月期間傾力呈獻多個國際級的藝術盛宴。H Queen’s常駐的頂尖畫廊與機構包括卓納畫廊、新藝伊斯特、白石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及佩斯畫廊,將展示一系列精心策劃的重要展覽。藝匯及薩奇雅茨畫廊亦於同期舉辦限定展覽。大樓內的每個藝術空間各有獨特的藝術視角,透過不同美學風格與策展理念,為藝術愛好者們帶來國際藝術家的精彩作品。


位於5至6樓的卓納畫廊,帶來艾瑪•麥金泰爾(Emma McIntyre)的首個亞洲個展。這位生於紐西蘭、現居洛杉磯的藝術家,以迷星樂隊(Mazzy Star)於1996年發行的專輯《天鵝之擁》(Among my swan)為題,筆下的鳥類有優雅捲曲的頸脖,扮演歷史和神話中的預兆角色,也是空間定位的工具,象徵開闊天空與無垠水域。走入7樓的新藝伊斯特畫廊,從《天鵝之擁》的夢幻中踏入中國書畫的古典之境,150 件書畫珍品橫跨清末至1980年代初,不僅有晚清民國文人墨客和文物商店舊藏,還能看到日本政壇「書法大師」犬養毅的私人珍藏《魚雁風雅——明賢尺牘冊》。

LOT 128 LIU WEI – UNTITLED 。圖片由新藝伊斯特提供
LOT 128 LIU WEI – UNTITLED 。圖片由新藝伊斯特提供
小松美羽,神靈們隨時陪伴在左右,2025年。圖片由小松美羽及白石畫廊提供
小松美羽,神靈們隨時陪伴在左右,2025年。圖片由小松美羽及白石畫廊提供

而8樓的白石畫廊承接7樓的日本藏家,在這片日本當代藝術空間中,小松美羽(Miwa Komatsu)的個展《聖·萃》展示了藝術家最新創作的二十餘件作品,讓靈性得以喚醒,促使我們與神性聯繫。位於10樓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呈獻《儀式、創傷與寓言》,八位國際藝術家群展揭示繪畫如何透過「破壞儀式」、「創傷考古」、「寓言抵抗」三個視角實現自我毀滅後重生。通過聚焦繪畫物質性、文化身份及存在困境,展現繪畫媒介的自反性實驗,呈現對文明創口的詩性縫合。

羅伯特·印第安納,《愛(外紅內金)》,1966-1999,構思於1966年;完成於1999年 © 羅伯特·印第安納藝術遺產。圖⽚由佩斯畫廊提供
羅伯特·印第安納,《愛(外紅內金)》,1966-1999,構思於1966年;完成於1999年 © 羅伯特·印第安納藝術遺產。圖⽚由佩斯畫廊提供
吉列爾莫·洛爾卡,轉變,2024年。圖⽚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吉列爾莫·洛爾卡,轉變,2024年。圖⽚由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提供

- 八位國際藝術家群展揭示繪畫如何透過「破壞儀式」、「創傷考古」、「寓言抵抗」


位於12樓的佩斯畫廊舉辦的個展《羅伯特.印第安納:萬象之形》(Robert Indiana,1928-2018),帶領觀者從當下穿越回到過去。巨大的「LOVE」造型已成為「愛的圖騰」,是世界各地大小城市的標誌。這位已故美國藝術家、波普藝術領軍⼈物職業生涯中重要的雕塑、繪畫與版畫作品,展示了他獨樹⼀幟的圖形視覺語彙如何令他在美國藝術史上留下歷久不衰的印記。

 

| 走進POP UP藝博空間

 

有別於傳統形式的藝術活動,「藝匯 」設於9樓和11樓中,橫跨兩層呈現來自全球畫廊藝術作品和實驗性表演,包括悉尼PALAS、曼谷BANGKOK CITYCITY GALLERY、巴黎Sultana、上海BROWNIE Project、馬尼拉The Drawing Room和首爾CYLINDER等,通過開放式佈局打破傳統藝博會模式,提供一個拓展網絡和發掘新銳藝術家的平臺。

 

承接過去時光的總是新生和希望,當你來到15樓來自倫敦的薩奇雅茨畫廊的空間中,又會被美國藝術家威爾·聖約翰的作品從過去拉回當下。這位紐約藝術家的亞洲首展巧妙融合了古典寫實主義與當代敘事,在數碼時代探索美感、變革與藝術史,畫作結合各種怪誔元素,將奇異而出人意表的細節融入至古典人物的造型中,華麗而精巧的虛幻構圖搭配如真實般的細膩筆觸,營造出如夢似幻的視覺體驗。。


威爾.聖約翰,《The Revenant》, 2025年。圖⽚由藝術家及薩奇雅茨畫廊提供;攝影:Yawney
威爾.聖約翰,《The Revenant》, 2025年。圖⽚由藝術家及薩奇雅茨畫廊提供;攝影:Yawney

| 再把藝術化為美食,一口吃掉

 

藝術從不止是視覺體驗,還可以是修養身心的愉悅之旅。在H Queen’s探索藝術之餘,也能享受美食的盛宴。在起程美學之旅前,不妨先去UG樓的La Petite Maison小酌一杯。這家餐廳的藝術菜單以法式花園為主題,透過限定甜品「法式冧酒巴巴蛋糕配士多啤梨椰子奶油」配以創意雞尾酒「Jardin de Fleurs」,詮釋餐廳內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打造品味藝術的沉浸式餐飲體驗。

 

位於23樓的TABLE by Sandy Keung,菜單靈感源自藝術家小松美羽、羅伯特˙印第安納及艾瑪·麥金泰爾,以獨特風味致敬當代藝術大師。4月1日以「春雨」為主題的爵士晚宴將邀請爵士吉他手 Alan Kwan 演奏,四道菜晚宴量身打造。

 

若你對新藝伊斯特畫廊的中國書畫意猶未盡,不妨前往26樓的Omaroo Grill品嚐融合了茶文化與西方調酒傳統的特製雞尾酒;亦可造訪25樓的米芝蓮二星餐廳Arbor,這裡的特色菜單靈感來自知名畫家謝景蘭(Lalan)的抽象水彩畫。欣賞完     白石畫廊的日本藝術後,更可以     到訪19樓的月山(Gassan)以88折優惠價享受精緻日式饗宴,也可在The Matcha Tokyo及New York Cut & MONA品嚐更多精緻美饌。除美食外,美妝與健康生活方式品牌La Prairie House、Yoga Movement、Lululemon、On也能為你的身心帶來平衡與愉悅時刻。

 

在H Queen’s這座直立式畫廊大樓中探索世界級藝術,感受香港活力的藝術脈動,體驗這座城市無與倫比的文化魅力。

 

撰文 | ASY

圖片 | H QUEEN’S

地點 | H QUEEN’S (香港皇后大道中80號)

展期 | 各畫廊展期不同,請參閱網站H QUEEN'S - HOME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