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趙曉彤
同樣以木工為生,正當傳統鎅木業在港日漸式微,或許只餘「志記鎅木廠」,65歲老師傅王鴻權(權叔)與妹妹王美嬌(妹姐)慨嘆技藝無人承傳;近年卻有不少熱愛手作的年輕人,以木起家,擺賣手製木飾物,如年僅22歲的「石盾小木工」老闆陳曉彤(小童)、潘映彤(Minnie)。兩代木工,一是守業,答應父親不讓木廠招牌跌下來,一是創業,希望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天小童、Minnie來到志記,與權哥、妹姐分享彼此截然不同的創業路,及對木工的看法。
志記:父業子承老木廠
志記鎅木廠位於上水古洞馬草壟,即新界東北發展範圍,隨時面臨收地逼遷。所謂鎅木,即來料加工:將原木用機器鎅成木板後,再運到地盤做建築材料。權叔問:「我65歲,你父親幾歲?」Minnie答:「50來歲。」權叔說,志記比他還要老,已經營了67年,他父親王志當年從澳門來港,在木廠做雜工,因有不少內地來港的難民築木屋住,又用柴火煮飯,王志便把木廠棄置的柴皮拿去賣,很快賺得第一桶金,接手經營北角一間木廠,志記正式開業。
志記初在北角,後因填海工程搬到柴灣,再先後因修築馬路、建地鐵站而搬遷,至1982年搬來馬草壟現址,從此安居樂業。木廠本由權叔的兄弟主力負責,他自己則讀書不成做運輸,「但以前做運輸是可以賺錢養家的,後來兄弟自行創業,木廠有能力的人都走了,我便臨危受命,接手經營。」
妹姐笑言自己也是讀書不成做木工。她從小到大都在鎅木業幫忙,煮飯、管帳、做雜工,婚後生活清閒,便回木廠幫忙。「當年鎅木廠,多是兩夫婦一起打天下的,子女出世後便跟著父母一起做,家庭式經營,女人做輕便工作,男人則負責鎅木、操作機器。」
據兄妹憶述,香港回歸前建築業興旺,單是上水已有接近十間鎅木廠,但回歸後,因製造業北移,建築木材需求下降,加上政府收緊環保政策,禁伐熱帶雨林樹木,改為直接進口加拿帶大寒帶地區的木板,無木可鎅,木廠一間接一間倒閉,鎅木業也日漸式微。
石盾小木工:未畢業,先創業
聽罷志記的創業故事,小童與Minnie齊聲說:「我們只有一年!」兩人笑言自己也是讀書不成讀藝術,在浸大視覺藝術系畢業前,已有創業打算,一切源於Minnie想買一個木箱鼓,來到琴行,卻覺得製鼓的木頭很不天然,且價值頗貴,但買木回家自己造鼓。恰巧她的同學小童正放暑假,無所事事,也買了一些木頭在家裡造鼓,「鋸木鋸得滿地都是木碎,常被媽媽罵。當時我們沒有機械也沒有地方,但已對木製品很感興趣,朋友見我們這麼有心,便投資給我們創業。」
開業一年的石盾小木工,小童說:「我們也搬過一次!」最初在觀塘租了一間辦公室,買機器回去研究幾個月,便膽粗粗開班,很快發現這樣不夠營運開支,便兼營其他木工,如在市集賣木擺設,又接訂單製作木傢俱。後因觀塘一年內加租幾倍,便搬到葵興工廈。
未畢業便趕著創業, Minnie說:「是因為很想畢業後大家都有工作,如果在畢業後才創業,便鋪路太慢了,我們要儲人氣,在Facebook儲Like,雖然學業、事業兩邊兼顧很辛苦,但再辛苦也要做,因為……」小童搶白:「不會令自己有機會做不想做的工作。」
木工靠自學
問兩代人如何學木工,四人異口同聲答:「無人教,自己學!」
權叔說:「玩電油鋸,我根本是專家,從小到大我都喜歡機器,甚麼機器也拆開來看,慢慢便懂用、懂維修。製作木傢俱也沒有正式學過,當年柴灣附近都是傢俱店,看多了自然懂。」妹姐也說:「木工不是教的,眼見功夫,看著父親做,自己慢慢就會做。」
兩位小木工連忙點頭:「對啊!人人都問誰教我們,我們真是沒有師父啊!只在 Youtube看了幾百條教學片段,看後自行摸索,機器有怪聲,就知道不是這樣用。可能我們的區別只在:他們看真人示範,我們就看片段裡的真人。」
棄木再造
兩代木工,都以棄木為材,對小童、Minnie來說是為節省成本,對權叔來說,則是有木可鎅,暫時逃過結業厄運。
小童與Minnie常到工業區尋找被棄卡板,除去板上的釘,磨滑木板表面後,就可用來做木櫃、木椅、木箱鼓,「現在連相熟裝修師傳用剩、或廣告用完的夾板,他們都會先問我們要不要,減少浪費。」
而權叔則因一次在堆田區見人傾倒電燈柱木,驚見所倒之木竟是貴價花梨木,連忙把木運回木廠,從此展開收集棄木之路。「用過的電燈柱,篩走被白蟻蛀爛的木材後,仍有三分之一可用;後來我又把灣仔碼頭棄置的楸木運回來,這楸木原是做碼頭防撞欄,木質堅硬,海水也難以侵蝕,且有天然酸性,可以防菌,是極好的木材。」
經歷大浩劫 木工業重生
小童非常羨慕志記擁有不同木原料,「我們只能在木行買木板,很多時候也找不到想要的木頭。」難怪一到志記,小童便雀躍地說要買木:「我想要一個個餅,也需要方,需要板,需要實木。你們有甚麼?」妹姐笑呵呵說:「甚麼都有,平貴都有。」青年不斷問價格,權叔答得氣定神閒:「商品價值可升可跌,貴與平是個人決定,因為幾乎沒有競爭者。」
價格隨心,但志記的收入只夠維持開支,兩兄妹與另一兄弟王鴻強除了向木行賣木外,近年也嘗試接觸木工藝,一方面親自製作樹頭凳、木長椅,一方面又與不同團體合作,如替親子義工團體綠腳丫製作5000塊磚頭大小的木塊,磨滑木邊緣給小孩子砌積木。面對新界東北發展壓力,志記受年輕人感染,決心要與他們一起守護東北,「因為社區應該有農業、輕工業等各行各業,讓讀書不成的每個人,都可憑自身努力而有飯食,享受自己應享的權利:人生、太陽、空氣、平等的社會。」
同時,他卻明白鎅木業式微無可避免,「政府在幾十年前已不鼓勵保留鎅木廠,不撥地建廠,只發恩恤金要我們轉行。而有經驗的老師傅也慢慢退休,年輕人不願入行,就連國內的木廠也不斷向北遷移,何況香港。」當權叔看見青年以木工創業,特別感慨:「像經歷一場大浩劫後,年輕人令木工重生,大家又再覺得木頭很有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手作與傳統工藝 兩條不同的路
Minnie認為手作與傳統工藝是兩條不同的路,雖也有一些重疊的地方,她也想跟老木工學傳統工藝,「因為只做簡單木工好似好差勁,但我又不是想要拜師授徒那種關係。」正因為兩代木工所走的路不一樣,Minnie更覺得一些功夫是要交回傳統行業經營的,可是如此好手藝卻無人願意花時間學習,她為此惋惜。想起剛才看權叔造樹頭凳的一幕,小童說:「你看老師傅連度尺都不像度尺,跟徒手畫差不多。」
小童續說,她們的顧客群大多希望以較低價做手作,有時是為消遣,有時也為造出天馬行空構想之物,總之不會介意製成品的木材與手藝,「客人沒有機器,不知從何入手,心中想要之物不可能在五金鋪、傢俱店購買。我們的理念是幫人完成一個夢想,希望顧客參與其中,而不是我造、你買。沒有木工知識的客人,有時會有一些很特別的想法,反過來激發我們的創作靈感。」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