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偉平
「去年春節我並沒有在香港過年,我和太太去了敦煌的荒漠,我帶著重大的8x10相機在那平坦的土地上拍攝,那裡是了無人煙的地方。」看他的相片作品,注目於牆壁上的字句,被連綿不斷的風沙洗刷,但依然洗不掉人為的痕跡,望向那片無盡的大地,繼續尋找著新生的歷史。我想知道他那組作品為何在不同的地平線上紀錄著相同的土地?為何跑到荒野?是樂在旅途中的苦澀?或是追尋人生的領悟?
那是「痕跡:回到路上」的展覽,攝影作者是黃炳培,或叫又一山人、Stanley Wong、設計師、廣告導演、創作人、紅白藍、佛教徒… …那只是一個名字、一個身分,在身分之前可加上香港、著名、專業、謙誠… …。但那更重要嗎?還是他照片中所留下的經歷?從他的經歷又帶來了什麼的訊息和啟示?
要了解黃炳培,要從香港設計行業剛興起的八十年代,他從平面設計開始,其後在廣告公司擔任創作總監,拍攝國際廣告,跟不同地方的創作人接觸合作。從專業上看,他代表了香港設計飛躍的重要一員,往後影響著周邊地區在平面設計上的發展;從個人經歷的發展,他認識到同樣專注的設計師、藝術家和各式各樣的創作人… …,往年他五十歲舉辦了「三十乘三十創意展」,邀請多年來認識的朋友和敬佩的友人,展示作品及與其對話,那並不是一次大師陪襯展,而是黃炳培透過他們分享各自的價值觀,不只談論創作範疇內的事情,而是各自帶出對現今世界的感觀,透過所謂的「創作」關注不同的價值。那次是獨特的展覽,開脫了個人身分、國家和語言,讓觀眾從那三十二個個體中感受那非凡的信念,也是黃炳培欣賞的信念。
黃炳培經歷三十年的創作,身分、意向一直在改變,十多年前從設計師身分走向藝術的創作道路,本地藝術家會覺得他仍是一位設計師。十年後,這藝術家的身分還重要嗎?反而是黃炳培代表了一個綜合的個體,不同身分、不同媒介及不同的經歷,隨著時代改變,藝術家亦變為一個綜合的身分,跟黃炳培所做的事情又有何不同?
這年代的文化藝術已是一種綜合體驗,打破了現代主義那特定的籬笆。現代人每天的經歷就是這樣百變。一天裡,可從世界的一邊跑到另外一邊,處理不同的事情,見著不同面孔,講著不同的語言,食著不同國家的地道美食,那不一定是國際公司高級人員在公幹的一天,而是在香港我們普通一天的生活。黃炳培也是身處這多完複雜的環境,他的各樣身分和所作的不同事務,正反映這主流生活的態度,這種綜合性的好處是能夠被大眾共同理解,而沒有跌落「藝術」的曲高和寡,把「文化」作為日常的普遍使用,而不是作為小眾的研究項目,所以綜合體驗是實踐和溝道,他在這兩方面都有獨到的經驗。
面對綜合生活,作品是他的回應,作品也是他的實踐,他的回應並不複雜,一直強調以正能量回應生活,他身體力行作義工、推介人、傳播者,希望帶出他相信的訊息。他所想的、相信的、實行的已綜合了這時代的人和事。
展覽日期
2011年11月18日至12月18日.Future Industries Gallery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