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全民美術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 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開幕
- experience am space
- 3小时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仿若守護臺北都會的新北市,不僅是全臺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有豐富人文藝術遺產;即將於4月5日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坐落在素有「臺灣景德鎮」之稱的鶯歌,這座新北市第一座公立美術館,串聯多元文化的藝術社群,實踐「全民美術館」的願景,引發鶯歌「黃鶯出谷之歌喉」的美妙聯想。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橫跨河床的建築:姚仁喜的建築敘事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知名建築師來到台灣,在國際競圖中往往都能夠擊敗台灣本土事務所,設計卻可能與當地水土不服。打敗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獲得此次新北市美術館建築案的是由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帶領的「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是近20年來少數由國內建築師主導設計的專案。
新北市美術館總樓地板面積超過32000平米,定位自己是一場實驗。2010年新北市政府將台北周邊地區整合為單一行政區後,希望建立一個既能造福當地居民,又能吸引遠方遊客,擴大鶯歌藝術文化經濟的機構;美術館地面層設計「藝術街坊」做為藝術家工作室空間,與其他美術館定位不同概念。
一開始「藝術街坊」工作室樓層從最初以岩石河床為靈感的複雜幾何形態,調整為更接近台灣城鎮的正交形式。經過9年與市府更迭、館方領導層變動、預算壓力,以及全球疫情的種種難題,終於克服困難,實現對建築的願景。
姚仁喜的設計不但將社區居民作為第一考慮,同時坐落於鶯歌的特殊景觀,將精心編排的空間序列,比擬為「電影體驗」。他提出「剖面設計」的概念,認為「剖面是空間流動的方式」,他說:透過建築剖面,觀者能在光影變化中,感受空間的層次與韻律,彷彿置身電影場景,隨著鏡頭推移,體驗建築的敘事魅力。新北市美術館的美學亮點除了主體建築,地面層「新美聚場」兩大部分融合人文歷史觀點,重視建物和自然環境的平衡,展現「現代性」與「人文性」的辯證關係。


| 全民美術館,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歷經多年籌備醞釀,我們很高興新美館即將迎來盛大開幕」,新北市美術館館長賴香伶續說,「作為新北市的首座公有美術館,新美館致力打造『全民美術館』。」
首任館長賴香伶,擁有藝術史與博物館學專業背景,曾任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並領導上海外灘美術館和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創建與營運,亦曾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深耕策展工作。在逾三十年的職涯中,致力於當代藝術的實驗創新、公共參與與國際對話。
新北市美術館以20世紀以降的現當代藝術及視覺文化為核心。開館展覽在回溯新北市歷史的同時,展望未來藝術實踐,探索現代化都市。「『往來/照見』新美館典藏研究展」透過50件橫跨1930年代至今的創作,從臺北縣立文化中心至新北市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出發,看見與重訪新北市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脈絡與藝術發展。「基進城市」匯聚23組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探討20世紀下半葉以來,都市現代化進程中的產業興衰、勞動遷徙、經濟貿易景觀及都市空間政治。
| 開館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
首檔邀請展由新店男孩及年輕藝術團體XTRUX合作,運用演算法及遊戲引擎發展第五號計畫〈Don’t Worry, Baby〉。以新媒體實驗性展覽為發展主軸,運用演算法及遊戲引擎,使用沉浸式投影與傳統媒材,構建出介於真實與虛構間的生命景觀,引導觀眾進入藝術家多年來反覆部署的「流域」探索。藝術團體新店男孩,由莊普、蘇匯宇、吳東龍與已故藝術家陳順築組成,藝術家年齡介乎50到80歲;「新店男孩」有如頑童,從不言老,如同新北市美術館,雖姍姍來遲,卻永不嫌慢。

世界局勢動盪多變,藝術卻是生活、生命與處世姿態的宣示分享。每有全新的藝術空間出現,就讓我們對變化的世界多了一份信心,無論外界怎樣風雲變幻,藝術是療癒和逃逸的庇護所,總有以藝術為象徵的永恆,提供處事不驚的平和與安住當下的寧靜。
撰文 | ASY
圖片 |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
地址 |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 300 號
「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 | 2025年4月25-2025年8月17日
基進城市 | 2025年4月25-2025年9月7日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 | 2025年4月25-2025年7月27日
再自然不過的事 | 2025年4月25-2025年9月14日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