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地圖 | 香港 | 大館當代美術館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金獅獎藝術家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大型回顧展


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被譽為「藝術家中的藝術家」。在他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創作媒介廣泛,包括雕塑、攝影、錄像、霓虹燈、繪畫、版畫和行為藝術等,啟發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舞者、音樂家和作家。2009年,他榮獲第五十三屆威尼斯雙年展最佳參展國家金獅獎。大館當代美術館推出瑙曼60年創作的大型回顧展,足讓當代藝術展示落後亞洲國家一大截的香港,有個令人興奮的藝術夏天。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瑙曼第一次於香港的現身,是在2021年5月於中環干諾道50號白立方(White Cube Hong Kong)名為「出場/離場」(Presence/Absence)的展覽,展出瑙曼於 1999 至 2013 年期間所創作的影像裝置作品。此次大館當代美術館第一次全面展出其60年的創作回顧,為大館聚焦於當代先鋒藝術家的夏季展覽系列之一。

 

此次展覽由費城藝術博物館的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卡洛斯.巴薩爾多(Carlos Basualdo)、皮諾收藏的首席策展人卡羅琳.布爾喬亞(Caroline Bourgeois)和大館的藝術主管皮力博士共同策劃,從瑙曼在2021年於威尼斯海關大樓博物館(Punta Della Dogana)首次展出的「對立式平衡研究」(Contrapposto Studies)展覽中汲取素材。大館當代美術館舉辦瑙曼首次大型回顧展,展出三十五件代表作,橫跨其近六十年的藝術生涯。《藝術地圖》挑出最代表性的幾件「玩字」作品讓大家欣賞,然對「當代藝術」仍懵懵懂懂的讀者,親身觀賞絕對是了解瑙曼最好的行動。(以下作品描述來自於大館當代美術館專刊)


The True Artist Helps the World by Revealing Mystic Truths (Window or Wall Sign)

 

| 作品一:《真正的藝術家通過揭示神秘真理來幫助世界 (窗或牆上招牌)》

1967,透明玻璃霓虹燈管和掛架,149.9 × 139.7 × 5.1 厘米

 

作品強調了霓虹燈原本作為廣告牌的產業用途,但放在香港的脈絡尤其引人共鳴。霓虹燈藉著不同顏色的閃爍,字體出現時間、文字組合,正是瑙曼最擅長的實驗,玩味文字本身,便是作品本身的寓意。

 

| 作品二:《完美之門/完美之聞/完美之闁》

”Perfect Door/Perfect Odor/Perfect Rodo”

1972,透明玻璃霓虹燈管、電線和掛架(三部分),54.4 × 73.3 × 5.7 厘米

 

一看作品名「門 (Door)」、「聞 (Odor)」、「闁 (Rodo)」,便知道這不是「亂玩」的。英文名本身是瑙曼的作品之一,翻譯者的「玩字」也相當趣味地解譯了藝術家謎一般的文字視覺語言。這件迷人的霓虹燈裝置,深入探討了語義的可變性。本作品由三組白色霓虹燈組成,色調分別是冷、暖和中性光,呈現同一組字母的不同組合,從而發展出一種令人眩暈的文字遊戲。「Door」(門)一詞則不斷變形,先是過渡成「Odor」(香氣),再進一步變成一個難以理解的詞彙「Rodo」(無實質意義),後者體現了瑙曼對諷刺修辭的偏好。

《原始/戰爭》,1970,透明玻璃霓虹燈管和掛架,46 x 63 厘米

 

| 作品三:《「RAW」(原始)和「WAR」(戰爭) 》

1970,透明玻璃霓虹燈管和掛架,16.5 × 43.5 × 6.4 厘米

 

瑙曼的霓虹燈以交替閃爍著的「RAW」(原始)和「WAR」(戰爭)組成一組迴文。這兩個單詞在英文拼寫上剛好是正讀反讀的關係。1968年,在為這件霓虹燈作品繪製的一張草圖中,瑙曼寫道「這個招牌預計掛在任何有戰爭開打的地方」。

 

| 作品四:《「DEATH」吃/「EAT」死》

1972,透明玻璃霓虹燈管和掛架,19.1 × 35.2 × 3.8 厘米(吃);18.7 × 64.1 × 5.4 厘米(死)

 

英文單詞「DEATH」(死,字體用斜體)中間的三個字母「EAT」(吃,字體用羅馬體),並將後者疊在前者之上,從而將問題聚焦在霓虹燈管及語言本身的物質性。兩組文字時而交替閃爍,時而同時亮起,從而突顯在「死」一詞中鑲嵌的「吃」。

 

| 作品五:《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 》

1968,錄像(黑白有聲),20英寸CRT顯示器陳列於展台,60分鐘

 

大館一向以沉浸式體驗最為旅客所歡迎,這幾組利用對立式平衡影像的作品是瑙曼1968年前後所創作的系列,50年後再次展出回應的新作品,以藝術家對立式「物理性」身體的平衡體制,呼應著對立式年齡的平衡創作。

《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2015/2016 七頻道錄像(全彩有聲,循環播放)

 

| 作品六:《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三、四、五、六、七)》

2015 /2016,七頻道錄像(全彩有聲,循環播放)

 

1968年,瑙曼創作了開創性的錄像《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 》,當中藝術家在他自行搭建的狹長走廊上,進行了一次姿態誇張的步行表演。大約半個世紀過去,瑙曼再度將這個行為動作延伸和發展,以數碼後製重新組合其他素材。由七個有聲的大型錄像投影組成,並在其首展之際,專為美術館空間的兩個展廳進行了放大呈現的投影。在每一組投影中都有兩個視點,看到瑙曼以對立式平衡姿勢行走。他的形象各以正片和負片色調呈現,有時則是更細碎的影像進行水平堆疊。」

 

| 作品七:《走直綫》

2019,4K 錄像(全彩有聲),15分46秒,皮諾收藏

 

三維錄像作品《走直綫 》(2019)是關於瑙曼在1968至1969年間進行的早期工作室表演,特別對應於《用對立式平衡的姿態走路》和較近期的《對立式平衡研究,一至七》(2015 /2016)。類似於這些前作中視覺切割的手法,《走直綫 》運用三維特性,將投影進行水平分割,從而將瑙曼的身體上下兩半分別呈現在兩個螢幕上。這件作品捕捉了藝術家表達方式的演變,並通過年邁的軀體展現時間推移⸺可見於漸行笨重的身體以及不再穩定的步伐⸺與技術的進步相結合,從而發展出更逼真且富復健氣質的圖像。


《完美之門/完美之聞/完美之闁》,1972 透明玻璃霓虹燈管、電線和掛架(三部分) 54.4 × 73.3 × 5.7 厘米 皮諾收藏 © 2024 布魯斯.瑙曼/紐約藝術家權利協會(ARS)

 

| 作品八:《動物金字塔》

1989,聚氨酯發泡、螺紋桿、電線、油漆、熱熔膠及五金,365.8 × 213.4 × 243.8 厘米。皮諾收藏

 

高達12英尺階梯式結構的《動物金字塔 》(1989),由17個真實大小的現成動物標本翻模疊成。作品採用金色的聚氨酯物料製作,看起來就像是由外星生物堆砌而成的怪異塔樓。四隻倒懸的狐狸立在鹿的軀體上,層層遞升。被剝去珍貴的鹿皮和鹿角之後,牠們顯得特徵模糊,幾乎無法辨識。

 

撰文 | 編輯部

圖片 |由大館提供 Courtesy of Tai Kwun

攝影 | Jimmy Ho Photography by Jimmy Ho

日期 | 2024年5月15日至8月18日

地點 | 大館當代美術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