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芝加哥的迴響

文/李歐梵



芝加哥交響樂團於1月28、29 兩晚來港獻藝,為第41屆香港藝術節揭開序幕。美中不足的是,該團新任指揮慕提(Riccardo Muti) 因病未能前來,臨時請了另一位老指揮馬捷爾 (Lorin Maazel) 代替,節目也稍有改動。我只聽了第二場,頗為失望,並非樂隊奏得不好,而是指揮倚老賣老,對樂曲的詮釋毫無新意,貝多耳熟能詳的《英雄交響曲》,在馬捷爾手下拖拖拉拉,毫無生氣。我只好把注意力放在樂隊的演奏上。這才發現:台上四分之三的樂師都是新人,我當年(三十多年前)在芝加哥常見的面孔不見了,只剩下幾個人: 首席大提琴John sharp,小提琴David Taylor,中提琴助理首席張立國,圓號首席Dale Clevenger和當年初出茅廬的Daniel Gingerish 等人。最使我注目的樂團首席小提琴Samuel Magad 不見了,來自台灣的Robert Chen 坐上首席。整個小提琴聲部的音色也改變了,似乎柔軟輕盈了一點。也許這是我個人主觀印象。回家之後,開始聆聽新買的幾張CSO 錄製的唱碟。


芝加哥交響樂團自2006 年開始以自己錄製的唱碟商標-CSO Resound (權且譯為「芝加哥迴響」)發行唱碟,至今已出了十張左右,大多是該團前任總監海汀克 (Bernard Haitink) 擔任指揮,曲目計有馬勒的第2,3,6 交響曲、布魯克納的第7、拉威爾的《達夫尼斯與克蘿依》、簫士達可維支的第四交響曲等,都是他錄過數次的作品。內中我認為最出色的是馬勒的第3交響曲,全曲奏得氣勢浩大,尤其是第一和最後樂章最為精彩。如從樂隊演奏得特色而言,很明顯的是CSO享譽世界的銅管聲部的音色不那麼響亮刺耳,但仍然圓潤透明,吹奏長旋律時一氣呵成。據聞當海汀克新上任時,圓號首席親自向他說:「如果你要我們奏得不那麼響,我們可以照辦。」我認為這種既強勁又精純透明的音色只有登峰造極的技巧下才能運用自如。


CSO最新出爐的一張音碟(港譯:唱片):《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Brass Live》足可作為範例。此碟顧名思義就是CSO 銅管聲部的全盤表演,內中的主角反而不是圓號,而是小喇叭,特別是Gabrieli 的三首選曲中的第二首 (track 3),兩位小號新手 Christopher Martin 和John Hagstrom奏得出神入化(當年在該團獨領風騷三十年的祖師爺Adolph Herseth 終於退休了),似乎在向這位前輩致敬,承先啓後,保持了CSO 的偉大傳統。圓號老將Clevenger 和資歷最久的長號名手Jay Friedman則擔任部分樂曲的指揮。記得數年前該團訪港時曾在屯門大會堂開過一場管樂演奏會,就是由這兩位老將領班。


CSO 在新任總監慕提指揮下錄製的威爾第《彌撒安魂曲》(Messa de Requiem)獲得2011 年的兩項葛蘭美大獎,然而我聽來仍然有點失望。此曲原是慕提駕輕就熟的作品,CSO也盡了全力,特別是CSO合唱團表現出色。問題出在慕提的詮釋和四位獨唱家。慕提在解說詞中提出一個見解:他說威爾第的這首名曲必須置於南意大利的天主教文化的脈絡中,才能明瞭;意大利南部人進教堂,不見得虔誠祈禱,而是向上帝提出要求,而上帝的回應也是震怒 (Dies Irae), 所以這首安魂曲和布拉姆斯的正相反,絕不靜穆,而是激情的人神對話,妙哉!然而這種詮釋往往太過戲劇化或歌劇化,有時聽來反而支離破碎。但現場聽來可能特別過癮。我的一位住在芝加哥的朋友前年訪港時對我說: 「那一場慕提和CSO的威爾第安魂曲真是驚天動地。」


可惜這張唱碟的效果並不理想,而四位歌手的表現也未能達成任務。四個人皆曾與慕提合作過,尤其是女高音Barbara Frittoli 和女次高音 Olga Borodina 乃一時之選,然而竟然 在 〈Lacrimosa〉 的四重唱 (track 11)段落走音! 這也是現場錄音的缺點,無法補救,非常遺憾。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