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議題 | 當「短視頻」與「脫口秀」進入藝術品市場| 專訪第十屆 Art Central策展人阿迪亞•薩迪什(Aaditya Sathish)


在「滿目皆視頻」的時代,想戒掉手機刷視頻的癮,何其艱難:臉書和Instagram的小視頻,油管博主頻道,或Tiktok主播直播,人人是觀眾,也是創作者。如果傻瓜相機讓專屬攝影師的技能普羅大眾,「人人都是攝影師」,那視頻自媒體浪潮,就讓「人人都是攝像師」。短視頻除帶來網紅經濟,是否還有其他可供想像的空間?2025年的Art Central藝博會給出別具一格的答案。

 

今年是Art Central藝博會第十年,薈聚100多家畫廊,繼續提供藝術交易空間,但除去傳統交易功能外,策展人阿迪亞•薩迪什(Aaditya Sathish)為藝博會帶來新亮點——將視頻藝術(Video Art)和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帶入國際藝術交易市場,與供售賣的畫廊藝術品一道,在藝博會之際展示給買家。

 

Art Central藝博會開幕前,《藝術地圖》對策展人阿迪亞•薩迪什 (Aaditya Sathish)進行專訪,談談這些宛如「短視頻」與「脫口秀」的藝術形式,如何與藝博會互動。儘管作品並不售賣,但在Art Central的展出,卻是對新興藝術門類的市場化探索。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視頻拍得好,不一定是視頻藝術家

 

究竟什麼樣的視頻,可被稱為藝術?什麼樣的視頻創作者,是視頻藝術家?「我認為做視頻的人,不一定是視頻藝術家」,阿迪亞•薩迪什嚴肅地回答。儘管如今拍視頻像拍照片一樣普遍,但社交媒體上的高流量視頻,不代表可以成為藝術品。「我不會稱視頻博主,或在社交媒體上傳視頻的人,為視頻藝術家」,阿迪亞提出視頻與藝術間的區隔,會拍視頻,只是掌握了技術和工具,但功能化不等於藝術化。

 

若擅於做視頻,會拍紀錄片和短片,倒是更適合參加電影節和紀錄片大獎賽,為何要來到藝術品博覽會上,把視頻與一眾油畫、繪畫、雕塑和裝置擺在一起?阿迪亞認為,這取決於藝術家對場景的不同傾向與選擇。


Art Central參展的葡萄牙影像藝術家Alice dos Reis曾參加去年的倫敦國際電影節,在《Our Lady Who Burns》中,這位藝術家用16毫米底片微型攝錄機,拍攝了8分19秒的單頻道影像;印尼影像藝術家Riar Rizaldi也曾參加過電影節,30分鐘的單頻道視頻《Mirage–Eigenstate》參考了1980年代電視節目《Cosmos》的剪輯風格。「選擇電影節、畫廊,還是藝博會,在於藝術家對受眾群體的選擇,最重要的還是藝術家自身的定位」,阿迪亞說。


| 可買賣,可收藏,視頻成為藝術品

 

儘管「影像藝術」作品可以參加電影節,但從作品時長來看,又非常適合社交媒體與網路,不少視頻不到2分鐘,泰國藝術家Tanatchai Bandasak的錄影是1分56秒,而關尚智的《小腳趾》只有44秒。

 

視頻確已成為可收藏的藝術品,香港藏家Shane Akeroyd 就是位專門收藏流動影像藝術的藏家。「專注於收藏視頻的藏家正在湧現,Shane Akeroyd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這次來Art Central做特展」,阿迪亞談到,「收藏體系需特別關注某個層面和主題,視頻成為收藏焦點,是在擴充和豐富收藏體系,而收藏也反過來促進了視頻的發展,讓這個門類成為永恆的藝術品。」

 

Akeroyd Collection現已涵蓋超過 230 部電影與影像作品,回應當代文化景觀中的重要議題。據《拉里報告》(Larry’s List)統計,視頻與新媒體藝術占全球藝術收藏的10%,儘管與油畫的83%市場份額相比算小眾,但專注這個領域的藏家數量正在擴大。全球最大的視頻藝術收藏,是德國藏家Ingvild Goetz的500件視頻與電影藏品,視頻藝術藏家大部分是女性,且來自中歐國家。

 

| 講述表演:脫口秀、演講和講課變成藝術

 

對上班族而言,公司的工作彙報Presentation乏味內耗,人們喜歡去藝術空間就是想逃離一成不變的制式生活,走入藝術避難所。但藝術家黃嘉瀛(KY)卻偏在Art Central再現上班情景,做一場《香港藝術市場概覽、分析與預測》的Presentation,這個「班味」十足的演講,重新看待乏味日常,把打工變得詩意,把上班變成藝術。「講述表演是極具創新的精彩藝術呈現,提供關注當下、關注人文的空間」,阿迪亞•薩迪什說,「黃嘉瀛的作品讓觀眾明白,講述表演並不等於演講」。你無法從這場「公司演講」中獲得藝術市場分析與情報,只有關於藝術家的艱難處境。


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源於1960年代的概念藝術,Art Central的5場講述表演。除黃嘉瀛外,還有關於電子星系對話的《宇宙暗影》(In the shadow of the cosmic),講述珠三角旅程的《景間II》,口述參觀深水埗商場記憶的《去到呢到就係極限》,及討論人工智慧的《與機器對話:當人工智慧不再僅是工具》。「記得,講述表演的創作者們,不是演藝學院畢業的演員,也不是脫口秀專家」,阿迪亞•薩迪什笑著說,「他們都是藝術家!」

 

撰文 | 勞拉申

圖片 | Art Central

2025 Art Central

時間:2025年3月26-30日

地點:中環海濱

 

#藝術地圖 #artmap_artplus#Art Central # Video Art # 2025香港藝術周# Lecture Performance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