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獨立音樂黑膠態度獨立音樂黑膠態度

文/袁智聰



近年間,大家都在談論著黑膠唱片的復興現象。總結2013年全美的黑膠唱片銷量達至610萬張,比起10年前(2003年)售出多了超過400張,數字直線上升;而在英國,去年的黑膠唱片銷量,亦同樣創下10年來之新高。


我作為多年來對黑膠唱片不離不棄的死忠黑膠粉,無論是如今看見當年曾把黑膠收藏與唱盤捨棄的老樂迷重投聽黑膠唱片的樂趣,抑或沒有親身經歷過黑膠唱片時代洗禮的年輕一代Hipster紛紛加入了黑膠信徒的行列,都喜見大家樂此不疲地搜購新(新發行或再版發行)、舊(二手)黑膠唱片來。在10多20年前仍被以低於昔日正價作平賣的二手黑膠唱片,現在都被炒賣起來。


在這個黑膠復興現象背後,香港樂迷所聽的黑膠唱片,還是以外國音樂為主。畢竟能夠出版黑膠唱片的本地音樂藝人並不多,從而亦有趣地形成一個兩極化的局面:得以出版黑膠唱片的香港音樂藝人,一就是以靚聲靚錄音為賣點、主打Hi-end音響發燒友市場的實力派歌手;另一方面就是獨立樂隊——即使後者只是一個很小眾的數字,在過去兩年間只有No One Remains Virgin、The Yours、Fantastic Day這3隊樂隊履行了發表黑膠唱片之舉。本地獨立樂隊選擇出版黑膠唱片,是追求一種獨立音樂的態度象徵,而多於討喜音響玩家。


所以,即使當今流行歌手們有幾具人氣,在各大香港音樂頒獎典禮上拿了幾多個金曲獎項、榮奪甚麼最佳男/女歌手,但在主流唱片公司的市場政策下,也難以有出版黑膠唱片的機會。反之,就是作為獨立音樂單位,你可以自主地的選擇這個出版形式。



鮮有本土獨立音樂黑膠唱片

追溯香港獨立/另類音樂歷史,即使遠在黑膠唱片時代,獨立音樂黑膠出品幾乎只有寥寥可數。在80年代,香港的獨立樂隊都是以自資出版卡式帶為大方向。畢竟在相當有限而狹窄的本土另類音樂市場下,印製黑膠唱片的成本甚高,對業餘獨立樂隊來說,單單做唱片金屬模(Metal Stamper)已是一筆昂貴的開支。相對而言,出版卡帶比較出版黑膠唱片為經濟得多,所以那些年香港獨立樂隊所留存下來,都是他們D.I.Y.製作的卡帶出品。


當時香港獨立音樂的黑膠唱片出品,是非常之鮮見。如《結他雜誌》在1983年所出版的《香港Xiang Gang》合輯(包括Beyond、劉以達、包以正、Powerpak和Ancient等等《Player Festivel》音樂比賽的得獎及優異音樂單位)、1984年有「蟬」自資出版的《大路上》專輯,到90年代初亦有工業噪音實驗樂手Xper. Xr.的《Entomb Vol.2》專輯。但只要用一隻手也可數完。


然後隨著Sound Factory、DIY Music等香港獨立唱片廠牌在90年代初中期成立,香港獨立音樂也進入出版CD之紀元;繼而CD印製成本下降與錄音技術之普及化,獨立樂隊也能紛紛自掏腰包自資出版CD專輯,毋須要靠唱片廠牌的支持。


但在那個CD紀元,在香港又並不是完全沒有出產過獨立樂隊的黑膠唱片。比如Leftfield電音樂團Slow Tech Riddim在2000年初發表的首張專輯《Greatest Hits Vol. 6》,便有出版了一個CD加透明膠唱片的1000套限量版——因為兩位成員熱衷當代Electronica音樂,而一眾歐美電音製作單位在當時仍繼續盛行發行黑膠唱片、電音舞曲DJ仍在放黑膠唱片。



香港獨立音樂黑膠復興

香港獨立音樂黑膠唱片之復興,大抵是始終顛覆性極端流行樂(Extreme Pop)樂隊No One Remains Virgin在2012年4月發表的首張專輯《Life Fucks Everyone》。風格糅合迷幻音樂、前衞電子音樂、噪音氛圍以及甜美但陰暗的夢幻流行曲而來的他們,其《Life Fucks Everyone》專輯只有作黑膠唱片形式限量發行200張(內附歌曲下載碼),而並沒有印製CD,實行要與唱片工業背道而馳。


然後便到同在2012年成立的香港獨立廠牌Imagine Imagine Imagine Records(簡稱III Records)的出現,為旗下樂隊出版CD之餘亦出版黑膠唱片,是他們的方針指標。而III Records先後在2012及13年發行過的兩張唱片——旗下獨立搖滾樂隊如The Yours首張專輯《The Way We Were》的橙色雲石膠唱片、Fantastic Day首張7曲迷你專輯《Innocent》的藍墨水半透明膠唱片,正標誌著III Records對唱片美藝的追求。


III Records主腦Yuman Ng現年26歲,這位80後並沒有經歷黑膠唱片世代的音樂體驗,但卻已有對黑膠唱片有著相當的情意結。Yuman說:「我不是來自黑膠唱片的年代,自少家中也沒有黑膠唱片。出版黑膠是我們Imagine Imagine Imagine Records的核心,也是我們最基本要做的,因為黑膠唱片有存在感、更實在,CD卻一點價值也沒有。大約3、4年前左右,我在英國買了第1張黑膠唱片,之後便停不了地一直買、一直儲,也不知道為甚麼,也沒想過自己會辦唱片廠牌,只是不停地買。到了2012年巧合地成立了III Records,便決心一定要出版黑膠唱片。」


III Records的黑膠唱片印行量並不是甚麼大數目,The Yours的《The Way We Were》印量500、Fantastic Day的《Innocent》印量300,目前售出仍不過一半數量。「這個反應我們早已預料到,黑膠唱片有點像威士忌,不是人人受得起,有一些人懂得欣賞便已滿足。」出版黑膠唱片,是III Records看到近年全球的黑膠回歸氣候,也是他們的獨立音樂態度。「準確點應該說是,音樂要加上黑膠唱片才算得上是一個整體,不是Indie與否的問題。以前的CD丶MD,現在其實一隻USB手指可以代替,唯獨黑膠並不可以,試問有誰可以取代愛迪生呢。」2014年III Records計劃出版的5張出品,亦全都會發行成黑膠唱片。


仍記得已故英倫音樂教父/電台節目主持人John Peel表示過:人們試圖聲言CD比黑膠唱片為佳,因為他們沒有摩擦噪音(俗稱「炒豆聲」)。但我說:「聽著,人生就是有摩擦噪音的。」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