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了忘卻的紀念

文· 李歐梵



美國鋼琴家範克萊本 (Van Cliburn)於今年二月去世,享年78 歲。 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美國神話:生在德州,到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1958年獲得蘇聯的柴可夫斯基大獎,當時只有23 歲。時當美蘇冷戰高潮,一個美國青年竟然蓋過蘇聯群雄贏得冠軍,也可謂是美國「軟實力」的一個小勝利。他凱旋回國時,在紐約大街萬人空巷以彩色紙帶(ticker-tape)歡迎這個德州大孩子。他的聲譽頓時一躍千丈,一夕之間變成神話。


半個多世紀後,我重聽他的唱片,不禁百感交集。這套剛出籠的28張唱碟盒裝版(外加一張影碟)是否為紀念他而發行,我不得而知,也許是偶合。現今電腦下載已經蔚然成風,仍然購買唱碟的樂迷已是少數中的少數,他們為了各種原因而收藏老唱片,我的幾個朋友甚至不惜在網上向歐洲、俄國、日本、韓國訂購,癮上了頭,花錢在所不計。我最近發現自己買盒裝的老唱片也越來越多,也許是自己老了,沒有其他嗜好,也不收藏字畫古董,只有在一時衝動之下買幾套盒裝老唱片,說不定也在追憶自己已逝的年華歲月。


範克萊本的「金裝唱片」(賣了一百萬張以上)—他在蘇聯得大獎的老柴第一號鋼琴節奏曲,此次重聽不免有點失望,開頭奏得甚為死板,後來才逐漸發揮他的「英雄本色」。也許此曲聽得太多了,如無新意的話,實在不耐煩。他的指揮搭檔是當年鼎鼎大名的Kondrashin,在克萊本堅決邀請之下,飛來美國與他灌錄此片, 不是現場實況,氣氛也不同。倒是紀錄片中的幾個鏡頭看來更令人振奮。 反而是另一張拉哈曼尼諾夫的第三號鋼琴節奏曲奏得婉轉細致,頗有再聽價值,即便多年來精彩的版本層出不窮,克萊本的招牌「歌唱音韻」(singing tone)依然動人。


此盒唱碟附有精裝小冊子介紹,引了賀洛維茨(Horowitz)的一句名言:「這個年輕人(奏出來)的聲音比其他人大一倍」—似乎在捧他,但何嘗不含貶義?音量大是否間接影射他的身高和手長?克萊本演奏布拉姆斯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得心應手,原因之一是他的手長,奏八度綽綽有餘,此一張唱碟也頗有聽頭,對我而言,因為伴奏的是我一向崇拜的Fritz Reiner和芝加哥交響樂團。除此之外,克萊本奏的拉哈曼尼諾夫的鋼琴獨奏曲也不錯。換言之,克萊本最擅長的是俄國作曲家的作品。美國作曲家收羅的只有Barber和McDowell,後者的鋼琴協奏曲,我第一次聽的也是克萊本的唱片。


昨晚午夜就寢之前,我聽另一張克萊本唱碟:李斯特的鋼琴獨奏曲選,第一首B小調鋼琴奏鳴曲無甚特色,當然無法和賀洛維茨相提並論,但第二首〈Un Sospiro〉 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主題奏得如怨如訴,我竟然聽得入神。夜深人靜,仿佛克萊本的幽魂進來了,郁郁地對我說:「我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但還有那個鋼琴家有我當年的榮華富貴?郎朗?李雲迪?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我畢竟創造了一個傳奇。」


另一位傳奇人物是大提琴家杜布蕾Jacqueline du Pre (1945-1987),六十年代末我曾在薩爾斯堡音樂節現場聽過她演奏德伏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當然驚為天人!可惜她得了小兒麻痹症,英年早逝。 她的前夫巴倫波音去年突然提拔一位初出道的 Alica Weilerstein (曾來過香港獻藝術),演奏前妻當年最拿手的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而且耳提面命,一句一句地教她。巴倫波音多年不碰此曲,如今重溫舊夢,不知心裡有什麼感覺?Weilerstein的詮釋頗為自覺,杜布蕾的陰魂可能在她身邊,一邊鼓勵一邊輕聲說:「不要怕,只管奏出你自己的感情!」果然不差,特別是第一樂章。然而巴倫波音指揮下的伴奏還是顯得太重了一點。


此文也算是我在本刊的告別篇,感謝各位樂迷的鼓勵和支持。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