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極為重要、引起極度爭議的重要展品圓明園猴、牛、虎、豬首銅像,首次全聚首在澳門曝光。由保利文化與美高梅聯合成立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於 11 月 2 日正式開館運營。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邂逅絲路遺珍」,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保利集團指導,和14間中國博物館合作,展品蒐集來自200個博物館,整體主題以「海上絲綢之路」展開,透過古代文物和生活為連結,不但讓到訪者能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過去,更能透過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放眼看當下和未來,成為歷史的對話。
「藍色飄帶」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保利集團擔任指導單位,來自中國、意大利、法國組成的專家顧問團隊策展,展出文物及藝術品184組228件,包括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出水文物、絲織品、香料與各類奇珍異寶。展覽採取文物與當代藝術並重的原則,以國際化的策展理念結合科技的呈現方式,實現學術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有機結合。展覽一共分為四個展區空間,透過各種LED屏幕及立體掃描的高科技以時間線連結和呈現海上絲綢之路的古與今,強調澳門在古代絲綢之路的位置。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極為罕見的四個圓明園獸像銅像和青花瓶
重要展品除了圓明園猴、牛、虎、豬首銅像外,只是應用了極度高科技的多媒體展示:觀眾可以近距離透過防反射玻璃,以360度觀看銅像;雙面LED屏幕展示,四個銅像的背後配有數碼編輯過的圓明園風景,當中更有十二生肖獸首配以人身的動畫還原當時圓明園景色。四個銅像栩栩如生,打造技巧為清代銅器製作之中最高工藝,經歷百年不經銹蝕。
此外,當中亦展出了一級文物元青花鳳穿花卉紋玉壺春瓶,玉瓶造型的源於宋代,由裝酒射實用器具,逐漸演變為陳設瓷器,除了造型穩重端莊,亦有柔和挺拔的美感。瓶上青花紋上下呼應,當中有鳳凰穿梭在花卉之中,十分別緻。展出的櫃上配上了OLED,除了可以放大青花瓶上的花紋,亦可以以360度觀看和欣賞這個別具心思的青花瓶。
|以時間聯繫海上絲綢之路的古與今
展覽除了強調中西融和、亦強調以古今交匯,第一個單元「季風」展區,入口處的大型屏幕已電腦動畫引領觀眾步入海洋文明及大航海時代。航海墨盤、時晷、指南針等文物及模型船隻等使人聯想起航海時代的生活風氣,以及探索當時的中西融合的共融模式。
第二個單位「文物」展區,以水下考古為線索,勾勒出海上絲綢之路的面貌。當中的展品包括出水文物,以及精心挑選的典型瓷器文物如訂製的外銷瓷器清廣彩開波斯文人物花卉拼盤等,當中配合科技的詳細講解當中精要製作技術,串聯起明清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想像。
第三部份為「交織」展區,展有銀製茶具、外銷畫、銅鼓等等,從貿易商品、開拓使者、文化遺產、移民浪潮等等,全方面交織東西方交流對當時世界的深遠影響。最後一部份「聯結」將是否聚焦於現在,同時展望未來,展開通過紀錄片和攝影作品以及當代藝術家創作,再次聯想古代人類的生活,同時開拓至現在展望海洋文化和保護、海洋探索及一帶一路等的內容。
|組織強大策展團隊把中國故事說好
策展團隊包括策展人蘇丹強調本展中的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整個計劃籌備時間只有一年,而施工時間只有半年,施工時間比一般國內博物館短了足足一半,當中面對十分多的困難和挑戰。
為了做到中西合璧、古今融合、虛實交融,團隊除了費了大量精神在展品的詳細的介紹,別在展出的空間上發揮心機。例如整個展館是四合院方式的對稱去展示,同時場內的展示方式燈光也是以國家博物館作基礎,亦透過比較暗淡的燈光試圖達成一個沉浸式的博物館體驗。配上互動展區和短片,在詳盡的資料中也能帶來耳目一新的全身體驗。
「藍色飄帶」策展方法採取文物與當代藝術並重的原則,嘗試在傳統的思維裏加上創新的展示手法,實現學術性、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有機結合,達到高品味和國際化,以「東西方文化交流」內容核心,打造具創意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鑽研海上絲綢之路以及澳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文 | 胡敏慧、樊婉貞
圖 |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