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思行。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熱愛音樂與文字,遊走於琴鍵和紙筆上的黑白之間。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CM Singers和Zense的成員。
經過二、三月的一輪香港藝術節節目,筆者在四月回歸本地樂團的懷抱,先後欣賞港樂與小交響樂團的演出。無獨有偶,兩場都是以大提琴協奏曲為賣點,前者是嘉貝蒂(Sol Gabetta)拉奏,後者是年僅20歲的法國新秀莫羅(Edgar Moreau)。而小交響樂團這場演出,更是14/15樂季的開季節目。
作為開季節目,指揮兼藝術總監葉詠詩當然會說些開場白。全季第一首表演的樂曲是香港作曲家葉樹堅的作品《墨‧彩》,反映小交對本地作曲家的重視。根據2013年出版的《〈香港音樂史論》〉,這位現居於美國的作曲家由1988年開始創作,至今已創作了超過100首作品,半數是室內樂樂曲,包括這首《墨‧彩》。樂隊編制15人,每種主要樂器各一,加上2名敲擊手、1名鋼琴手和豎琴手。場刊介紹這樂曲是「作曲家在調和一幅非寫實抽象畫的色彩時,在內心的想象過程。」作品無間斷地分成四部分,分別標示為漆黑、林木、寂靜和色彩。
《墨‧彩》長約十多分鐘,開始時音樂碎落,作曲家通過撥奏、拍打提琴琴身、跳弓等技巧,營造出點點撥墨的效果,而豎琴手用湯匙由下而上掃琴弦,仿如在畫布上一筆畫到底。各種吹管樂器像在模仿風聲、青蛙叫聲,而向下滑行的樂句則像片片落葉,葉樹堅成功把一幅樹林的畫面感呈現出來。最後一段所有樂器都在演奏,除了長笛的高音和木魚,其實難以聽出個別的樂器聲,情況像把所有顏色混合時會出現黑色,回應了作曲家所寫的「幽暗、漆黑、無色的聲音」。
接著的演出曲目是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一大提琴協奏曲》。蕭斯達高維契是一位很重要的近代俄國作曲家,以交響樂和弦樂四重奏聞名。他經歷過斯大林獨裁統治,先後兩次被文化整肅,蕭斯達高維契只能在被打壓的情況苦苦創作,情況直至斯大林在1953年逝世後才得以改善。
《第一大提琴協奏曲》正是在斯大林死後創作,是作曲家為著名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Rostropovich)而作(他的《第二大提琴協奏曲》都是為他而寫)。蕭氏把自己的德文簡寫DSCH當作四個音符的音樂動機,加進音樂中,有種「我與我的音樂同在」的感覺。
這首協奏曲本應打從一開始便充滿挑釁性,大提琴在高把位徘徊,音樂張力很強,令觀眾不其然緊張起來。然而莫羅的演出很輕盈,流露出典型的法式優雅,毫無俄羅斯韻味,無法展現出音樂中的神經質,色彩與氣氛的變化亦不夠強烈。在第三樂章的華采段中,他表現出熟練的技巧,但效果依然不夠濃烈。而為了配合獨奏者,小交的演出也是「將貨就價」———不是說演出不佳,只是總是到達不了應有的強度和勁度,令觀眾聽得毫不暢快。
莫羅加奏了巴哈第三大提琴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音色飽滿溫暖,反映他潛力豐厚的潛力,但歷練尚淺,有待接觸和認識更多的文化,來豐富自己的音樂語言,目前他還未能處理俄國風格的樂曲。
下半場是另一位近代俄國作曲家浦羅哥菲夫的《第七交響曲》。跟蕭斯達高維契一樣,浦氏亦逃不過被打壓的命運,更諷刺的是,他僅早斯大林3小時離開人世。他的《第七交響曲》是為電台的兒童節目而作,因此風格傾向簡單易懂。這首樂曲有兩個結束版本:浦氏原打算以寧靜結束,但有人向他提議以熱鬧方式結束,來賺取獎金。雖然作曲家寫了一個熱鬧的結尾,但他向好友羅斯卓波維契(又是他)表示必須確保後世不再演奏這個版本。小交當晚也演奏了原來寧靜的版本。
小交下半場的表現完全是脫胎換骨,從開始時略帶陰沉的樂段,到後來光明的音樂,效果層次分明,而且聲勢浩大。第二樂章中各聲部的交接緊密順暢,奏得熱鬧非常,色彩豐富,木管部的演奏尤其出色。終章的演出洋溢歡樂氣氛,亦帶點滑稽。這樂章在速度與氣氛上都充滿變化,從中看到樂團排練的成果以及與葉詠詩多年合作的默契:她的手向下一揮,聲音便逐漸奔湧而出。可見小交響樂團的狀態正盛,為新樂季帶來美好的序幕。
評論場次:2014年4月12日•晚上8時•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