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m.post | 2023 十一月專題 | 一 | 攝影、城市、現代性 | 台北當代藝術館 | 城市密碼・臺北賦格

當沈昭良在策展論述中將攝影與城市的相遇回推至攝影史的開端,即是1826年約瑟夫・尼埃普斯(Nicéphore Nièpce,1765-1833)的《窗外風景》(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以及達蓋爾(Louis Daguerre,1787-1851)於1838年拍攝於巴黎的《聖殿大道》(Boulevard du Temple)時,似乎指出攝影在起初時關注城市並非偶然。與攝影誕生初始同一時期,西方社會也正經歷著都市化的過程,這種劇烈的人口遷徙,以及時間序列結構的消散與碎裂化,重新塑造著現代人的感知模式。快速轉換的視覺圖景在瞬間的一瞥中隨即消散,而「通過攝影,人們既發現了都市的本質、時代的無意識,同時也發現了攝影的本質……在這種關係中,攝影與都市形成了一種『共生』關係。」但攝影並不單純是現代都市的共謀者,享受著競速的愉悅,而是守護著在速度的疾風中顫顫巍巍的記憶之火,凝固於濕軟的相紙中。

世界首張攝影作品_Joseph_Nicéphore_Niépce_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攝於1827年。(取自網路)


不同於西方社會,臺北的現代性經驗始於殖民史。沒有經歷殖民時期的市區改造將清末的三個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轉變為一個台北,那麼市街的交通建設就不可能以奠基於便利殖民統治的規劃而構成,更不可能有提升貿易與資本流通的商業消費空間。換言之,關於前述西方城市與攝影的互涉關係,對臺灣而言,這種帶有主體意識的攝影視覺凝望是遲來的。如此,攝影街區計畫如何藉由攝影戶外展覽的機制,將這種觀看(及記憶)的「責任」(而非權力)提交於生活、踏訪此地的觀者,藉由策展人所提供的閱讀指南,重新打開這一城市街區,或許正是本展覽不可忽略的價值所在。

既然「城市密碼」指向了隱藏在台北城市中未知卻豐富的訊息,那麼只要了解其「編碼」的原理,或許就可能進行「解碼」。至於我們應如何著手進行,策展人似乎給予了提示——「賦格」(Fugue)。「賦格」是一音樂作曲形式,即使用高度對位的音樂寫作技巧,使聲部之間互相模仿,在保有一定程度的變化中,藉由第二個聲部的答題(Answer)與第一聲部主題(Subject)的「對抗」與「挑戰」,展開彷彿追逐、飛翔的聽覺意象。

何鴻志《暗訪》

因此,所謂「台北賦格」,正是意圖指出潛藏於這座殖民城市在進入現代化的歷史更迭中,即便整體的都市規劃結構(包含街道與建築建設、商業空間、產業發展等)皆為殖民者構思而顯得「離地」,那麼生存於這塊土地的人民,如何在面對異質政權的更迭與文化輸入的情況下,應對與對抗,進而使其「再/在地」?

為了回應這一命題,九位攝影創作者拿起相機,在這都會的街道上反覆觀察,對現下生存空間進行考察與調研。這種觀察的方法路徑,不禁讓人想起同樣在1920年面對急速進入現代化、因關東大地震 (1923年)被大火焚燒成焦土的日本,於是誕生了今和次郎於1927年所建立的「考現學」(Modernology)。今和次郎提到,在重建後全新的都市景觀中,仍保存著維持舊有習慣的行人在穿著的服裝、臉部表情與身體姿態、以白鐵、木樁和破裂板材所搭建的替代性的臨時建築體等,仍可看出現代生活的眼下事物,皆有著可作為研究對象的豐沛歷史訊息。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文 | 沈裕融(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圖 | 藝術家及台北當代館提供


主辦單位 |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

場地 | 當代館西側巷道、老爺酒店、中山站四號出口、心中山線形公園

時間 | 2023年9月13日至2023年11月19日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