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品與詩的手法複訪政治、戰爭與歷史的傷痛,無疑是在藝術創作類型中,最具震撼感、教育意味以及隱喻度極高的創作方法學。特別是對於亞洲地區而言,在受到政治情勢壓迫的情況下,許多創傷與後續造成的餘波並不能直白而論,若能透過藝術品將之轉化與再現,在療癒人類與歷史之間的糾葛之餘,還能提醒世人,戰爭從未消失。
展場一隅,圖為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作品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從詩意的美學穿梭至亞洲的歷史與戰爭時光防空洞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是承接原訂今年辦理的「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因為2022年疫情之故推遲了策展作業,至2024年方辦理。國美館舉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自2007年開辦以來,已有16年的時光,此次延後取而代之的「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展覽,特別邀請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韓國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Hsieh Pei-Chun)等,力邀來自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以色列、臺灣等8個國家,共15組/位藝術家,合計展出約55組件作品,以各自的創作脈絡與作品回應展覽議題。
| 從家庭日記探索失語的世界史
並非所有的家庭記憶都牽涉歷史政治事件,也並非所有的藝術家都能發現家人的秘密並化為詩意的作品,如果能將微小事件的蛛絲馬跡化為警世的故事,將家族史連結至世界史的一部份,除了幸運及巧合之外,還必須有絕佳的能力勝任重任。因為家族史與世界史是密不可分的,只是我們身在其中未能旁觀察覺。
台灣 | 黃沛涵 |《青年活動》
母親逝世後,才從遺物中發現她藉由救國團的登山活動走訪台灣景點的照片,觸發藝術家黃沛涵以《青年活動》為名繪製了一系列跟山有關的油畫。母親年輕時期的70~80年代,能參加救國團的身分往往是優秀的國家棟樑才能參加,從照片中看見母親與團友們拿著旗幟攻頂合照,看似單純的旅遊照在戒嚴時代卻是必須透過特權才能參加的行程。
多年後藝術家在蜜月旅行時開始登山,進而體驗到母親的感受,並互相比對自身在法國登山的日常青少年休閒,與早年的台灣將登山視為政治活動的矛盾。後來身為人母的她,在透過登山與整理遺物的過程中消化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並進一步思考因國共內戰來台的母親,以及她居住在法國的異鄉心情,轉而將作品的圖像以分割方式拼貼了母親的山景與自己眼中的山景,不僅強調旗幟的寓意,更透過拼貼組合的視覺表現隱喻母親對自我身分認同與記憶重組的想像。猶如藝術家透過自己的登山及繪畫作品與母親對話,柔美粉嫩的色調就像進入夢境中與母親來一場浪漫的重逢。
(左圖) 黃沛涵〈青年活動(五)〉 (右圖) 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白熾新聞#6〉
印尼 | 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 | 〈白織新聞#6〉
並非所有以物件為節點的親人相遇都是夢幻的。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自2014年透過木板畫及祖父的日記,不斷以各種形式訴說印尼政治史上的黑暗時期。強調以敘事的方式探討1965-1966年G30S/PKI事件,為眾所周知的九三〇事件,或稱為「印尼反共運動」,但這段歷史的細節並不明朗,特別是針對政治犯的遭遇一無所知。直到藝術家發現從未見過面的祖父所留下的日記本,描述當年受到的待遇,永無止盡的勞動工作與違反人權的生活等。馬哈拉尼並非以紀實的方式再現歷史傷口,而是透過木版畫的媒材轉化至繪本、遊戲、動畫等方式,以輕鬆卻學習歷史的角度讓無法接收真實資訊的現代人民,能將此故事如同口傳神話一般傳承下去。
很特別的是,馬哈拉尼的版畫是以木炭繪製在二手木板上,其人物、建築與圖像卻似攝影般真實,若以版畫印刷作為最早的媒體傳播方式而言,呼應到此次展出的其他兩件作品形式,〈白織新聞#6〉以虛構的報紙體現了媒體擬造真實的隱喻,一旁的黑板日記讓觀眾以不穩定的小木椅乘坐觀看,隱喻著人民在不安定的社會下接收著這些令人恐懼的教育史。一套組件作品以版畫印刷、報紙印刷術與手繪黑板等方式,體現了不同傳播訊息的媒介,卻在內容中不斷提醒我們,媒介/媒體的資訊是否真實,或我們可以用甚麼方式吸收?或我們到底吸收了什麼?此作品也恰巧呼應台灣的白色恐怖歷史,可見無論是台灣或是印尼,甚至可延伸到其他曾經產生政變或被殖民過的國家,此種歷史遭遇猶如粒子般產生共振,無意中經歷可能重疊的共時性的地緣詩學(Geopolitic)。
_(左) 帕蒂普.蘇薩桑泰,〈百行預言:永久民主(出版於1960年代)〉
_(右上) 鎌田友介,〈日式房屋(1930年代的臺灣、巴西、南韓)〉
_(右下) 王湘靈,〈回應〉
| 冷戰後的現在進行式
泰國 | 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
另一種關於戰爭與重塑歷史及出版品的議題。泰國藝術家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以早期的泰國教材、出版品、報紙、雜誌與小說等平面媒體的圖像封面,將之以油畫的方式再現,探討資訊傳播與教育帶給民眾的歷史認知。似乎,即便戰爭看似結束,統治與思想教育才是真正的開始。
日本 | 鎌田友介 | 《日式房屋》
台灣 | 王湘靈 |《回應》
日本藝術家鎌田友介的作品《日式房屋》,則是以建築結構的田野調查,從美國、韓國、巴西與台灣等地,觀察出不同的日式建築被建造的目的與功能,甚至帶有軍事實驗的用途等,以錄像的方式從自身國家日本的戰爭問題連結全球各地與日本相關的戰後議題。此外,王湘靈現地製作的聲音裝置《回應》,在聽覺上像似以信號的方式透過打擊的手法傳遞資訊,事實上卻來自非洲傳統部落的非洲鼓,在敲擊的過程中所傳遞的是療癒的能量,對策展人謝佩君而言,藝術反而是療癒戰爭傷痛的另一種途徑與感知。
左起為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韓國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
| 關鍵字是「集體」
無論東北亞、東南亞等戰爭事件,其實都是相連的,世界各地的戰爭也持續不斷,策展人謝佩君提到,此展的關鍵字是「集體」的概念,她在與其他二位策展人的討論中,得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與突破,雖然此次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媒材與主題皆不盡相同,但藝術家都認為臺灣是東亞的會面點而非衝突點。而此次的展覽空間,金聖淵提出不仿以隧道做為意象,隱喻戰爭時期的防空洞,當觀眾進入這個時光隧道時,能重新認識歷史並反思自我位置及身分認同的地緣詩學。
國美館表示,本次特別以專題策劃的方式,邀請亞洲地區中青輩3位策展人攜手合作,並各自薦選、邀請5位藝術家,匯聚不同的觀點同臺展出。有別於地緣政治較為強烈而絕對意識形態的劃分,「地緣詩學」提供策展領域如何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另一種視角,以詩性的踏查重新探尋自二戰後東亞與東南亞的「政經環境」、「日常生活實踐」、「民族國家」與「區域典範」等議題,並藉由探討地理與藝術的關係,營造出獨特且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對話空間。
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展覽時間 | 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10日
🦸 策展人 | 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金聖淵(Kim Seong-Youn)、謝佩君(Hsieh Pei-Chun)
🚩 展覽地點 |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2、202展覽室
文 | 陳沛妤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
📖閱讀全文請點擊「留言」連結
📖 想閱讀更新更多藝術地圖網站文章,歡迎先讚好專頁,在將專頁揀選為「搶先看」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YouTube| https://youtube.com/@artmap9013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藝術地圖#artmap_artplus #cultural #artmap #artmap_大評論家 #國立台灣美術館 #地緣詩學 #亞洲藝術雙年展 #PatrickFlores #Kim Seong-Youn #謝佩君 #HsiehPei-Chun #黃沛涵 #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 #Maharani Mancanagara #G30S/PKI #Prateep Suthathongthai #鎌田友介 #王湘靈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