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訪 | 臺灣 | 回到藝術創作的起點 | 臺北市立美術館 | 專訪「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展覽策展人艾瑞恩.洛克


「繪畫是想法的試驗工具,是慢動作版本的思考。」被譽為世界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一直以其多元豐富的創作媒介見稱,不論是印刷、編織,還是電影、戲劇,他亦有所涉獵;但同時,繪畫、尤其素描在其創作過程中又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他通過藝術思考殖民歷史、種族衝突等政治問題的開端。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臺北市立美術館 (簡稱「北美館」) 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RA) 合辦這位藝術巨擘首度來臺的大型個展「威廉.肯特里奇 William Kentridge」,兩館策展人艾瑞恩.洛克(Adrian Locke)和吳昭瑩正是以「素描創作」為策展脈絡,帶領觀眾追本溯源,深入探究這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四十多年來的創作軌跡。


| 一切從素描開始

 

肯特里奇1955年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受到皆為人權辯護律師的父母所影響,他一直十分關注民眾權益與自由平等議題,大學時期主修政治學和非洲研究,畢業後到約翰尼斯堡藝術基金會和巴黎的雅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進修,由此踏上以藝術介入政治之路。

 

多年來,肯特里奇創作不倦,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畫廊、劇院和歌劇院廣為展出,更獲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RA) 封為榮譽皇家院士,表彰其藝術成就。2022年,學院為肯特里奇舉辦了一個大型回顧展。當初一大挑戰便是在展覽敘事上的創新,「我希望能夠創造一個豐富現有肯特里奇藝術研究的新敘事,不會重複過往別人做過的事情。如果能突出一些相對鮮為人知的作品和創作面向,將有助我們更全面了解這位藝術家,」策展人洛克分享。

 

展覽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舉行期間,臺北市立美術館資深策展人吳昭瑩前往參觀,並與洛克見面交流,表達了將展覽移師至臺灣舉行的興趣。延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原展覽的策展主軸,北美館與藝術家工作室聯手重新聯繫不同借展單位,在一眾藝術館和收藏家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此次肯特里奇在臺灣的首個大型個展。

威廉.肯特里奇,《女先知》(影片截圖),2019 高解析影片,9 分 59 秒。威廉.肯特里奇工作室,約翰尼斯堡,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威廉.肯特里奇,《我怎麼沒去當部長》,2012, HD高畫質影片,2分2 秒。威廉.肯特里奇工作室,約翰尼斯堡,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 深入研究肯特里奇的作品、並與藝術家本人接觸交流之後,洛克決定以過往較少人關注、但其實是理解創作源頭關鍵的「素描創作」開始。

 

「肯特里奇各種媒介的大型作品,源於他在工作室裏的小型素描。我們從中看到他的藝術發展歷程,看到他的戲劇興趣是如何透過素描表現出來,最終變成動畫、舞台表演等大型創作。」臺北展覽以素描為出發點,展示了肯特里奇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九十餘件藝術鉅作,完整呈現其豐沛的創作能量。

 

展覽分為十個子題展區,從肯特里奇1987年首次在倫敦參加國際展覽時展出的最早炭筆素描系列開始,到「素描投影」系列定格短片、實驗影像裝置和編導的舞台劇表演與道具、以及晚近採用水墨炭筆所創作的大幅樹與花,令人目不暇給。如果說素描是肯特里奇在藝術媒介方面的起點,那麼,南非自殖民時期開始的種族隔離、到上世紀末才正式廢除此制度的歷史背景,便是他在題材上的靈感源泉——我們從上述媒介多元的藝術作品中,正能一再看到他對殖民傷痛的透徹省思。

威廉.肯特里奇,《前方水潭》,2018,炭筆、紅色鉛筆、紙,100×160公分。私人收藏,英國,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威廉.肯特里奇,《保育人士的舞會 (三聯屏)》,1985,炭筆、粉彩、不透明水彩、紙,198.5×97.5/198.5× 138.5/198.5×97.5公分。林布蘭藝術基金會收藏,魯珀特博物館,南非斯泰倫布希。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 殖民傷痛作為藝術靈感來源

 

「肯特里奇的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廣泛共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圍繞著歷史、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主題,特別是南非被歐洲殖民這段歷史的深遠影響。」洛克如此解釋道,而他重點推介的展品——「素描投影」系列的定格短片,便是肯特里奇以政治現實為創作底蘊、隱喻南非動盪不安時局的經典作品,如《潮汐表》(Tide Table)、《城市之深》(City Deep)等。值得注意的是,洛克指出肯特里奇對殖民政治的思考並不僅於此,例如在創作於2015年、是次臺灣展覽亦有展出的影像裝置作品《樣板戲札記》(Notes Towards a Model Opera)中,肯特里奇除了以文革樣板戲探討上世紀中國和南非歷史相似之處,又間接觸及中國在非洲的國家利益擴張策略,呈現了殖民主義在21世紀的最新形態。

 

即便亞洲觀眾的歷史處境與南非不盡相同,洛克認為大家亦能通過欣賞肯特里奇的作品而獲得啓發,開拓我們觀照本地和世界政治關係的視野。「肯特里奇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夠審視歷史,從中提取那些揭示某些思想行為荒謬性的重要時刻,警惕我們似乎沒有從歷史汲取教訓,任由剝削、腐敗等問題重複出現。」

 

| 從歷史看當下的肯特里奇和我們

 

從繪畫到多媒體,從南非到全世界,「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這個展覽不但讓我們看到一個藝術家的創作發展歷程,也看到一個人在全球化語境下,對國族之間異中有同的歷史發展脈絡的思考。

 

「我們生活在一個十分動盪的時代,各地人民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肯特里奇的作品並不直接呈現當下,而是選擇某些歷史時刻來說明現正發生的事情,這正是他的藝術魅力所在。」

 

洛克表示肯特里奇的藝術創作往往能引發觀眾的即時反應,相信不少人也會被眼前這些作品所震撼和感動;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觀眾能看到它們背後更廣泛的意義,進而對其創作抱負有更深入的理解。「肯特里奇不是一個原地踏步的藝術家,他總是不斷前進,孜孜不倦地投入下一個創作計劃。」洛克總結道。就讓我們緊隨肯特里奇的步伐,一同回顧他以繪畫作為思考工具的藝術軌跡,看看他的靈感是從何處來,又看看這位藝術家、以及同樣身處動蕩時代的我們,未來將往何處去。

 

文 | 麥子

圖 | 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

展期 | 2024年5月4日至9月1日

地點 | 台北市立美術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