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下稱北美館) 館長王俊傑,於今年1月31日卸任,並由現臺北市府文化局副局長劉得堅兼任代理局長。綜觀王館長任期內推動多項軟硬體建設與策展形式變革,任內北美館正處的「不惑之年」,卻正是自建館以來的「大立之時」,更是在疫情(新冠肺炎)下孤勇渡濟,如同一班跨日的急行電車,在深夜中呼嘯而奔赴黎明,背負了人的思念與期待。卸任前王俊傑館長特接受《藝術地圖》專訪,深度探討 2021年至2025年間北美館的策展實績與營運心得。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com.hk/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契機下的北美館| 契機下的北美館
王館長在任北美館之前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並以當代多媒體藝術、錄像藝術創作知名,曾代表臺灣出展威尼斯雙年展(第47 屆威尼斯雙年展),可說是「產、官、學、作」的集成,擁挾豐富的創作經驗與經營見聞;任內取徑歐陸博物美術館經營模式並遂行於北美館,深化延續「研究型展覽」、「國際共製」、「專業策展人遴選機制」等當代新做法,不僅是「實戰實踐力」的展現,更為北美館帶來「藝術人管理的激浪」。
2021年王俊傑接任北美館館長一職時,從一個求美的藝術家,轉身豹變為一個需要「求美,更要求完美」的管理者,不只是懷揣對於藝術的追求與理想,負軛藝文展場的社會責任與期待,更要做國內藝文的當代先鋒。「北美館與國際的聯結度很高,所以其專業度當然也必須是最好。不僅服務臺北市的市民,事實上對全台灣來說也是指標性的。」館長如是說。
隨著前林平館長開創館內策展人的制度,威尼斯雙年展變成了最好的試煉場。綜觀威尼斯雙年展內國際的大氛圍,能夠代表國家形象的藝術家作為參展的藝術家,相較於由國際策展人帶領主題性的群展,「單一藝術家」的呈現更能夠聚焦國際。王館長作為藝術家亦體會培養策展人的重要性,在他任內也依循著這樣的遴選機制,至今看到顯著的成績,更讓他深信培養館內策展人是當務之急,也是任內重點政策之一。
繼 2015年第 56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吳天章:別說再見」後,王俊傑館長取徑於此模式的成功經驗,在此後北美館團隊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策展形式皆以「單人藝術家」為主。策展的工作付諸國際專業策展人(既往模式下主要以館內行政團隊、顧問團隊策展),量身打造策展模式下遴選的藝術家,尤其在謝德慶參加的那一年,藉由國際級藝術家的加持也讓臺灣館的能見度與邊際效應在國際藝壇大獲好評。
| 在北美館的銜名之上
在王館長任期內四年內,推動北美館硬體更新擴充、國際共製策展數量可觀:威廉.肯特里奇(展)、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瑪麗.官:時尚革命者、托馬斯.德曼〈歷史的結舌〉等等。其中又以「威廉.肯特里奇(展)」尤其亮眼,在去年(2024年)舉辦的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展覽,館長表示:「肯特里奇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但在臺灣的知名度相對有限,希望透過這個展覽,讓臺灣觀眾接觸到更多元的藝術形式,並理解當代藝術在全球的脈絡。」接著館長也談論,展覽之所以可以深化與群眾的對話,無非是其後層遞堆疊的脈絡,以及對於社會群眾的觀看關注研究,這也是一種「接受美學(reception-aesthetic)」的延伸,這也是當代顯學的「研究型策展」。
「一開始我們擔心觀眾可能不太理解他的作品,但最終展覽獲得了熱烈回應,許多觀眾表示,這個展覽讓他們重新思考藝術的可能性。」王館長如此精闢地總結道,而也因為肯特里奇展的成功經驗,更奠定了北美館推動更多研究型國際共製展覽的信心;而在次年(2025年)隨即推出的「托馬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展)」更是佳評如潮,更可謂是國內當代藝術之盛會。
| 北美館擴建
在策展方面無疑地北美館繳出了極為漂亮的成績單,但問及館長任內未竟的計劃;「擴建計劃是我任內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我在任期內無法親竣的工程。」館長坦言,從典藏庫房到藝術園區的新館擴建,這些工程不僅是硬體設施的升級,更是北美館未來發展的關鍵。「新館的設計不只是為了滿足當前需求,而是要符合未來的藝術趨勢,也是為了讓台灣的藝術界在國際間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在北美館「覆土式地下美術館擴建計劃」試圖打造多功能的展場,將不再是以白盒子(White cube)為主,為更多元形式的展演埋下種子,預計在2028年觀眾將會帶來如實驗劇場一般的高度機能展演空間。然而,擴建計劃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在有限的資源下,打造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藝術空間。「但也因為我們是公辦公營的機關,所以還是有許多需要瞻前顧後的」館長說道。
操持著一個大型展演機構的運營,無事祥和方是最大之幸,但在王館長的任內卻經歷了全球性百年最大疫災、撒古流爭議事件、儲回大地-大崙尾山疏伐事件-環境保育的學派之爭,雖在風雨如晦的歲寒逆境之中挺立,訪問中館長也不諱言當中的危機處理與辛酸。「正如剛才所說,作為展覽機構我們不能只考慮藝術本身,更應該是全方面的,因為我們是籌劃者,我們有責任」,館長對此說道。
| 撒古流.巴瓦瓦隆與威尼斯雙年展事件
2021年撒古流.巴瓦瓦隆受北美館徵邀代表臺灣出展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蔓生:撒古流〉。同年12月該藝術家即遭到多項指控,舉藝文界譁然,並有重大作案嫌疑進入司法程序(於2025年1月於屏東地方法院一審裁定有罪),因緊臨威尼斯雙年展在即,爭議事件距離出展時間僅有兩個月,北美館當機立斷「依約解除」撒古流的代表資格,並加急策展威尼斯台灣館新主題〈不可能的夢〉。
訪談中王俊傑館長對此爭議事件欲言又止、難掩無奈,「這是藝術家的涉及法律問題與私德問題,但在那段時間正值#metoo風潮,我們只能階段性的去處理」,北美館作為公家公營的藝文場館,在道德上必須站在至高標竿之上,但也必須不枉不縱。北美館遭遇這震驚社會的新聞時,同時研擬階段性處理,之中卻是相當兩難的,在定讞之前並不存在犯罪人,皆僅是嫌疑人爾爾,但出展在即,這也讓北美館躊躇難行,於爭議事件發生後兩週,經諮詢「專案諮詢委員會」(由臺灣館藝術家提名委員代表、性平專家、律師與館方代表所組成)及「台灣館藝術家提名委員會」發表公開新聞聲明「中止薩古流代表威尼斯雙年展代表臺灣館聲明」。
| 儲回大地的藝術-大崙尾山疏伐事件
北美館2020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計劃,為響應永續,將臺北雙年展間接產生390噸碳排中和,在林業試驗所、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的建議下,規劃於大崙尾山造林,並委託臺北市林業技師公會執行。而在本計畫之中卻遭遇環保團體質疑其「疏伐」施作工法;然而,這起事件也成為了王館長心中久久不釋的芥蒂:「其實這件事是不同學派之間的看法,我們(指北美館)對於植物科學真的不是專業,所以也諮詢了很多專業學者,甚至是權威人士。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此惕勵,更加謹慎。」
大崙尾山造林計劃之工法,在植物學界有大致站成兩派:「疏伐-林相改良派」與「原況-植種豐繁派」(上述倆學派命名僅筆者為易讀之命分),北美館在該計劃中與植物學界專家諮詢後,採取疏伐-林相改良的做法,選揀低矮灌木、過度強勢的外來植種進行伐減,提高目標經濟植種(如國寶五大針葉木-臺灣肖楠)的存活率、增升率。而在另一派(保持原況派)看來卻是倒反天罡的做法,其學派認為應降低人為影響森林的程度,並且保持森林的自然植種豐度。
學界的異爭並非罕事,但放諸公眾討論時往往會受到激化,有時我們卻忘了無論是哪門哪派的出發點都是美意;也因如此「永續」成為了王俊傑館長在其後的策展一直惦記不忘的中心德目,而這個概念也被放諸在「擴館計劃」發揚光大。
| 在北美館歷史裡的人,會把北美館寫在歷史上
在專訪的最後,館長談到他對國內藝術未來的願景:「我們需要更完整的文化史觀,讓藝術不只是單一事件,而是整體文化脈絡的一部分。」館長認為,藝術的價值不僅在於當下的美感體驗,更在於它如何與歷史對話並啟發觀眾對於未來的綺想與命題,這也很好地回應到了語言學-藝術學的觀點:「語言的意義不會停留在原地讓我們消費,它不是一個靜態的符號系統」,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定義,而定義也會在觀眾的閱讀與觀看之中流變,而這個「語用學」的觀點也恰好與王館長的觀點有志一同。
「藝術是一種語言,它不僅反映我們的生活,也幫助我們理解過去和未來。」館長說道;從〈一一重構-楊德昌〉、〈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 2024威尼斯雙年展〈袁廣鳴:日常戰爭〉,都是將本地歷史脈絡研究銜接當代藝術的實績,文本堆積構成了專屬這個社會的宏觀語言,代出更深邃感知的觀看-情結 (complex)。此外館長補充道:「我們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讓台灣的藝術走出去,也讓更多世界的藝術進來。」,而在2025年的策展規劃預計於上半年展辦「黑潮:賴純純回顧展(暫名)」也正是以研究來回眸故往文脈,瞻望未來、立足當代的後繼實踐。
在王俊傑館長的任內,北美館不僅在策展與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也成功推動了擴建計劃、典藏庫房等重大軟硬體進程,這同時也是「研究型策展人」作為展演場域主導者的最佳典範。王俊傑館長在2025年1月卸任,感謝館長四年來的服務,本文謹獻給為藝術奉獻的北美館大家長-王俊傑館長。館長職將由現臺北市文化局副局長劉得堅兼任代理館長,對於場域規劃、建築工程、音樂與美學等領域專精,展現深厚的跨域整合能力,長期深耕文化行政,藝文造詣上有兼容而深邃。
2025年北美館展覽是相當令人期待的,其中又以規劃在下半年度的國際共製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由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為五個國家挑選之作品,匯裝置、繪畫、雕塑、攝影與錄像全才創作藝術家30年夢幻合集。重點哲思觀眾詮釋與場域介入命題,是當代藝術「社會學轉向」的最佳體現,引導觀眾重新審視日常中無形的元素,如空氣流動、磁場變化或燈光色彩,啟發對自身、美術館與世界的全新省思,思辯人類與大環境的關係。
撰文 | 李宗憲 編採 | 樊婉貞
圖片 | 臺北市立美館館提供
#藝術地圖 #artmap_artplus #cultural #artmap #大評論家 #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俊傑 #威尼斯雙年展 #撒古流巴瓦瓦隆 #大崙尾山疏伐事件 #塩田千春 #WilliamKentridge #楊德昌 #袁廣鳴 #petitsrécits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