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評論家 | 香港 | 大館HICCUP : 身體 × 聲音展演 | 《哀歌》:當聲音被肢解掉隱性邏輯,還剩下什麼?

 

《哀歌:他們存在於此的悲喜 / 也是一首歌:再拆》不僅是一次聲音藝術的呈現,更是一種對「物件再生」與「聲音構建」的深層探索。三位香港藝術家黃慧心、譚煥坤和張靜瑜用廢棄物件作為聲音的載體,通過廢棄的日常用品和低品質錄音,創造出一種反常規的聲音空間,模糊了聲音、噪音和歌聲的邊界。這場表演通過「搜集、合成、分拆」這樣循環的表演模式,讓我們在聲音與物體的關係中不斷探索與想像。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演出者 張靜瑜


| 聲音與日常行為的隱性邏輯

 

聲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通常是陪襯的背景,潛藏在視覺的餘光之外,當我們單獨聆聽聲音時,那種缺乏上下文的感受會讓聲音顯得零散。譬如在電影或動畫配音的製作過程中,我們看到製作人用沙紙模仿雪地步行,用破舊的金屬模擬破裂的聲音,這些「聲音拼貼」離開畫面後往往難以辨認,這正是聲音的模糊性和碎片化特質。

 

聲音與物品的拆解和重組,也揭示了我們生活中對「常識」的依賴。例如,我們會因為地心吸力而理解一個人跳水的聲音會有「跳起—下跌—濺水」的順序;辦公室的聲音場景也因為日常行為邏輯而變得合理。但當這些行為失去了預設的情境,聽覺脈絡便被剝離。我們便像一位外來觀察者,看到日常物件被以荒誕的方式使用,體驗了一種如同行為藝術般的疏離與陌生。在這場表演中,這種解構日常邏輯的方式讓觀眾意識到,聲音並非只是日常的附屬,而是構建我們對日常認知的工具。當物品的使用脫離我們既有的行為模式,聲音便成為我們唯一能依賴的感知線索,進一步引發對生活中隱藏秩序的深層思考。

 

在《哀歌》中,這些廢棄物品的聲響被單獨勾出來,驅使我們重新想像這些聲音的來源和意義,當熟悉的聲響失去了日常語境的支持,也便打破了我們對聲音和物件之間的直觀聯繫。

 

在這裡,聲音的「低質量」和器材的「殘缺不全」成為一種美學,觀眾被迫重新「拼湊」這些聲音的起源和意義,從而建立一種與物件、環境和聲音的全新關係。德國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出的「拼貼」(montage)概念,認為將零散的元素重新組合,可以打破固有的理解框架,並呈現出新的意義層次。當這些物件被組裝成「樂器」,再拆解,又再重組,這些聲音重新賦予「日常物」新的身份與目的,讓我們重新審視聲音本身的意義。

演出者 黃慧心

左起:RED、Frank Q、譚煥坤、黃慧心及Bright

 

| 聲音的「放大」與公共參與

 

CMHK藝術總監余林橞(Karen)在另一場合曾就這個演出提到「放大」的概念,認為這不僅僅是在物理層面放大音量,還是在情感和感知層面放大了對物品意義的探索。在這場演出中,藝術家們邀請其他表演者和觀眾參與,通過即興和不確定的表現使聲音成為一種共鳴的象徵。這場演出將聲音從隱性的「常識工具」中解放出來,使它在不同的參與者之間產生出「未知的浮動」。

 

這場《哀歌》演出中,藝術家們通過聲音、物品、人的三重結合,使每一個聲音不再是單純的背景,而成為重新發現日常的觸發點。這種解構與重組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一種生活的比喻——物件和聲音在看似無序的拆解過程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引發對我們日常生活中聲音、物件和常識關係的深刻思考。

 

文 | 潘希橋

圖 | 現在音樂 Contemporary Musiking Hong Kong

觀賞日期 | 2024年11月9日   

觀賞地點 | 大館當代美術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資訊投稿 |editorial@artmap.com.hk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