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場外策展 | 沒有中心,沒有邊界 | 專訪臺灣山冶計畫藝術總監林怡華


在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的邀請下,臺灣東部居住生活的原住民藝術家於2023年前往紐西蘭駐地創作。在與紐西蘭毛利文化碰撞交流後,藝術新作於今年11月16日亮相臺東美術館,與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館長 Zara Stanhope 博士與策展人Taarati Taiaroa 共同策劃,帶來連結南島脈絡與毛利文化的首次跨國展覽《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奧特亞羅瓦駐地交流展》。《藝術地圖》專訪策展人、臺灣山冶計畫藝術總監林怡華,談談場外策展(off-site)實踐、「沒有中心,沒有邊界」的原住民藝術,及具有使命意義的「南島文化」。

 

✍️  加入我們「大評論家計畫」,詳情:https://www.artmap.xyz/main-page-junior-art-reviewer

 

| 回到現場的場外策展

 

某些類型的作品與議題在白盒子空間之外展出,更能展現地方文化的脈絡與情境」。儘管台灣有豐富的藝術空間,特別是都市中的完整展覽體系,但林怡華發現,歷史上沒有被書寫的文本與議題更適合在場外空間實踐。山冶計畫正是對當時策展生態的回應,「它不是在場外做完研究後再回到美術館,而是將事件發生的歷史與文化現場直接作為實踐的場域。」

自成立以來,山冶計畫在一系列「場外場域」展實踐:在舊礦區以《夢十夜》探詢夢的敘事;在山區作《淺山行路人》探討遷徙;在馬祖軍事坑道和《地下工事》中冥想勞動,深入瞭解臺灣的環境和土地,及不同族群在當代社會面臨的挑戰。山冶計畫回歸過往歷史文本,透過場外場域挖掘不為人知的故事內容,這一次,林怡華陪同受邀藝術家將場域移到距臺灣9000多公里外的紐西蘭北島西海岸,在塔拉納基大區的新普利茅斯,展開奧特亞羅瓦駐地交流。



| 我們已經等你們好幾千年了

 

奧特亞羅瓦(Aotearoa)是毛利語,意指「長白雲之鄉」,指稱紐西蘭。遙遠異域並非陌生他者,「藝術家奧特亞羅瓦似曾相識的感覺,像回家一樣,林怡華回憶到。與她一起來到紐西蘭的,是五位臺灣原住民藝術家,他們在2-3周的駐地中,與毛利文化展開一場奇妙相遇,碰撞出藝術火花。

 

「原本是作為語言學術詞彙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開啟台灣與太平洋島嶼更多連結的可能。《奧特亞羅瓦駐地交流展》希望呈現臺灣原住民藝術如何回應毛利文化,二者間有怎樣的異同

 

不過,在創作發展初期,藝術家們卻遇到起初未曾預料的狀況,「藝術家們很認真地回應交流內容,試圖內化毛利文化作為創作發想內容,奧特亞羅瓦館方在毛利文化推廣上非常小心,非毛利人不能使用毛利文化相關影像文字與圖騰。」但這沒有阻礙創作,反將藝術家推向更新穎的創作思路——以自身主體文化回應駐村感受,一切建立在雙向的尊重上。藝術家安聖惠就在駐地時觀察到,注重環保的在地居民反而遭受臭氧層空洞的折磨,她基於魯凱族的共存理念,創作了《沒有人是別人》,表達沒有人是局外人,沒有人是唯一的中心。

 

展覽在紐西蘭引起反響,林怡華分享了交流的暖心細節:「有人對我們說,我們已經等你們好幾千年了!展覽前,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臺灣有如此多元的原住民文化,這次創作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臺灣在南島語族中的重要性。


| 原住民藝術,大於當代藝術

 

臺灣官方統計,原住民共16個,奧特亞羅瓦駐地是如何選擇參與項目的原住民藝術家呢?「其實各族群文化習俗和語言系統非常不同,我們希望呈現藝術家個體差異與其母體文化智慧。」參與駐地的藝術家各具代表性,分別來自不同文化母體:阿美族的拉飛•邵馬(Lafin Sawmah)、魯凱族的安聖惠(Eleng Luluan)、卑南族的瑪籟•瑪卡卡如萬(Malay Makakazuwan)、噶瑪蘭族的黃錦城(Huang Jin-cheng),和卑南族與阿美族混血的陳豪毅(Akac Orat)。

 

原住民藝術家要如何回應當代藝術和公共展覽?「我會反過來看待這件事」,林怡華表示,「原住民藝術是更為廣泛的。它不在當代藝術框架中,更無法用當代藝術標準評斷。就如同大多原住民字典裏,甚至沒有藝術兩字。」

 

作品是一種呈像,而不是物質本身,創作過程就是宣誓。陳豪毅(Akac Orat)就通過創作來呈現自身的復返之路。他曾一度從原住民生活出走,在研究所寫評論。但現在他選擇返回部落山林,投身藤編工藝與創作,把「活在田野」以及對山林的認識與材料處理經驗放在《蕨之心》中。與陳豪毅有相似經歷的,還有瑪籟(Malay Makakazuwan),她從小在部落長大,父母卻是都巿人,瑪籟國中後前往花蓮,部落與都市往返的經驗反應在《變形者》中,祖先的兩張面孔對應瑪籟自身經驗,讓她獲得喘息,汲取能量。自然與信仰是原住民母體文化的基本養成,也是其生活樣態的重要涵養,它不是作品想呈現的主題,而是蘊含在作品中的基礎價值。


(左1)_Malay 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與黃錦城《Vetsik 創始的印記 》(組件2)

(左2)_Akac Orat 陳豪毅 《The Path of the Ferns 蕨之心》

(左3)_Malay 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daramaw 在這裡存在,也在這裡消失》

(左4)_Eleng Luluan 峨冷‧魯魯安(安聖惠)《Maka lrualrumalane 沒有人是別人》

 

| 不止繼承,更是使命

 

近年,南島文化在臺灣受到極大關注,因為它面臨即將消失的危險。引發公眾關注雖有助南島文化獲得搶救,但話題的炙手可熱卻引起林怡華的警惕,「南島意識其實持續建構中,因為過去臺灣整體而言,對太平洋島嶼國家的關注與認識其實很不足的,如果理所當然地將自身定位為南島原鄉,是令人戒慎恐懼的。

 

南島話題如今獲得有很多資金補助,也更容易得到資源支持,「但交流的深淺、背負的責任,反而要更留意,不應淪為政治外交的淺層手段」,她強調,在當代下要如何作領航者才有資格作為南島原鄉?我們的責任似乎更多,如何付諸行動共生共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應只停留在語族身份繼承,更應將它作為使命,重新學習成為海洋的一份子。


撰文 | 勞拉申

圖片 | 臺東美術館  山冶計畫

 

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奧特亞羅⽡駐地交流展

時間 | 2024年11月16日-12月28日

地點 | 臺東美術館

 

 

——— 探索更多藝術地圖 ———

@artmap_artplus

@artplus_plus

@ampost_artmap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