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93期:Martin Gore MG電音之野性的呼喚

文:袁智聰


過去10年間,Depeche Mode創作主腦Martin Gore以MG的個人身分來發表他的器樂電音曲目。


去年成軍40年週年的英倫殿堂級電音大團 Depeche Mode入選2020年度《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搖滾名人堂》。


Martin Gore取材自美國人類史學家/演化 生物學家 Jared Diamond 的1991年著作《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進化及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之2021年MG全新個人EP《The Third Chimpanzee》。




過去的2020年是英倫殿堂級電音大團Depeche Mode之成軍40年週年,而在去年11月公佈的2020年度《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搖滾名人堂》名單,Depeche Mode為其中一個入選之音樂單位,實在可喜可賀。於疫情下以電視節目形式舉行的入選儀式/頒獎典禮,由荷李活女影星Charlize Theron為他們作介紹。其重點是——Depeche Mode為首隊以synth作主導的電音樂隊登入《搖滾名人堂》,無疑是有著突破性之意義。


踏入2021年,Depeche Mode並沒有公佈會有何新動向計劃,然而樂隊的創作主腦Martin Gore,則在這個1月底發表他的個人五曲EP《The Third Chimpanzee》,也是他在六年來的全新個人唱片。


Martin Gore不是最早作出單飛發展的Depeche Mode成員——在1982年加入、1995年離隊的前成員Alan Wilder,早在1986年便帶來了Recoil這個他的個人音樂project。然而多年來Martin Gore的個人音樂作品,都是叫樂迷所津津樂道。


Martin Gore是Depeche Mode的主要歌曲創作人,絕大部分DM的作品都是出自他手筆,他也樂隊的第二主唱,其吹彈可破的嗓音演繹亦是DM迷所醉生夢死的聲音。如果Martin Gore的個人音樂作品仍是創作出song-based的電音歌曲,相信會跟DM的聲音分別不大。所以他的個人曲目在多年來都一直實行這兩個不一樣的方針——1. 重新闡釋改編別人的歌曲,2. 製作器樂形式的電音樂章。


身為Depeche Mode的音樂主腦,當Martin Gore走出DM履行個人音樂活動,起初他就是要放下歌曲創作人的身段。就在DM完成了《Music for the Masses》巡演之後,趁樂隊進入暫休期,他便在這段時間灌錄了在1989年以Martin L. Gore名義出版的首張個人唱片《Counterfeit e.p.》,帶來是一張全改編歌的六曲EP,重新演繹了Joe Crow、Tuxedomoon、The Durutti Column、Sparks的曲目,幽默地以「冒牌貨」(Counterfeit)來命。短小精悍的六首改編歌,首首都好聽、妙不可言,毋庸置疑是DM粉絲心目中的遺珠經典。


相隔14年後,Martin Gore再接再厲推出他的另一個改編歌企劃,2003年的首張個人專輯《Counterfeit²》則闡釋了John Lennon、The Velvet Underground、Brian Eno、Nick Cave、David Essex、Julee Cruise、Hildegard Knef / Nico的歌曲。


當然,走出Depeche Mode的Martin Gore並不甘只有去改編翻唱別人的歌曲。多年後,他找到了另一條跟DM作品為迥然有別的個人音樂路向,那是源於一次復合計劃。


Martin Gore跟Depeche Mode的第一代作曲主腦Vince Clark(後來組成過Yazoo、The Assembly、Erasure)歷史性地再合體,在DM的1981年首張專輯《Speak & Spell》的30年後再度走在一起合作,將二人的名字縮寫組成VCMG,以製作minimal電音為初衷,在2012年發行的《Ssss》專輯,所聽到盡是應用他們的analogue synthesizer / modular收藏所灌錄出的minimal techno / deep techno樂曲。大抵是因為VCMG的出現,而給Martin Gore找到了他的另一個人音樂方向——以MG名義發表器樂電音。MG不獨是Martin Gore的簡寫,同時也可以解讀為Modulation Generator,是具雙重意義的名字。


毋庸置疑VCMG正是給Martin Gore打開了一度新門戶,從而繼續製作他的MG系列個人器樂電音。2015年,他發表MG的同名專輯《MG》,也是Martin首張「原創」音樂個人專輯。同樣是由modular電子合成器祭出電聲肌理質感立體豐厚的器樂電音,VCMG與MG的分野,是VCMG的minimal techno以節拍主導及較舞池化,而MG的器樂電音作品則為氛圍化與電影感得多,來得猶如深邃的科幻電影配樂般。


相隔了六年,Martin Gore終告釋出繼《MG》後的全新個人EP《The Third Chimpanzee》。繼續是Martin在其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家中的Electric Ladyboy錄音室灌錄而成,可以想像到,這是去年在疫情下因為lockdown而促使Martin閉門造車製作了這張五曲EP出來。


EP命題《The Third Chimpanzee》,是取材自美國人類史學家/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Jared Diamond的1991年著作《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進化及未來The Third Chimpanze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帶出人類與猩猩的基因差異不大,人類可謂第三種黑猩猩。EP由〈Howler〉揭開序幕,到由〈Howler’s End〉作結,也儼如一張概念唱片。


去年11月發佈的先行單曲〈Mandrill〉,到新單曲〈Howler〉,都是如斯冷洌、神秘、工業化而有泛著原始獸性的電音。甚至EP的主題《The Third Chimpanzee》,也因為最先創作的「吼猴」〈Howler〉那股野性電音聲效而引伸出來。再看「山魈」〈Mandrill〉、「卷尾猴」〈Capuchin〉、「黑長尾猴」〈Vervet〉的樂章名字,以猴科動物為題的電音唱片相信是史無前例。


電影音樂感依然濃郁,最未的〈Howler’s End〉便宛如一節電影配樂。而《The Third Chimpanzee》就彷彿是國家地理野生頻道紀錄片的配樂,那是以modular合成器製作的器樂電音所電聲橫流地呈現出來。

Comments


bottom of page
Art Map e-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Add other subscriptions/Unsubscribe
Reasonable Spread: Email marketing and newsletter management 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