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AMWAI
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全新修訂版)
作 者: 羅蘭.巴特
譯 者: 林志明,劉森堯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12 年 10 月
自《戀人絮語》的出現,羅蘭巴特的名字早已在坊間流傳。他寫作涉及的範圍很廣泛,我會稱他為一個通才,又或者是聯想散文高手。不過,論到最貼近作者本身的作品,我會推介《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全新修訂版)。
它與《哀悼日記》不同,並不會引起我反思自己家庭的愛恨糾纏,如果《哀悼日記》是喪母愛子的告白,那《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則是他為自己提出的理論作現身說法的作品。本書以片段的書寫方式,按題目的字母順序排列,為讀者組織了一部時間錯位、事件凌亂、內在邏輯無序的「奇書」,力圖以此來解釋言語活動。羅蘭巴特採用片斷書寫系法,是因為對長篇大論的文章難以接受,另外則要化解文字構成的意義,因為意義應該由別人來界定的,而他在《文之悅》曾表示對片斷式文章的喜愛,閱讀的快樂顯然源自某些斷裂。透過語言的隨意性排列來尋找語言符號的深層寓意,題材橫跨了他的童年、朋友、喜好、生活片段、福樓拜、劇場、烏托邦、性慾、語言、文字;談觀念,談他寫過的書《S/Z》、《流行體系》、《寫作的零度》等等。首先出場的是一位小說人物,但羅蘭巴特的跡痕早已深深地滲進角色裡。
我最喜歡是全新修訂版,加插了羅蘭巴特的珍貴照片、手稿、繪畫等。他在書中的「嘗試」是對讀者開的玩笑,但句子的結構又像純粹理論,結合了知識與科學,美感與趣味,看似無序的文章,表達「所指」和「意指」的重重困難和曖昧非常的虛線。
卡提耶.布列松:世紀一瞬間
作者:阿索利納
原文作者:Pierre Assouline
譯者:徐振鋒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在影像無處不在的時代,閱讀卡提耶.布列松的傳記,特別有時代性,具深刻意義。卡提耶.布列松是是第一位進入蘇聯採訪的攝影師,也是第一位在羅浮宮展出攝影作品的攝影師,透過他的一部萊卡相機和50mm鏡頭,把握「決定性瞬間」,為大家記錄世界歷史性一刻。作者和卡提耶-布列松長時間接觸,甚至開放他的檔案室供作者參觀,對於一向甚少討論自己作品的布列松和喜歡他的朋友來說,此書的出版實在難得。
有一隻老虎在浴室
作者:毛尖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董橋是香港數一數二的散文家,由他推介的文章,一定不會難看。毛尖作品的其中一項特質—機靈,與董橋的尤其相似。董橋在《有一隻老虎在浴室》的推薦序形容毛尖的文章,甚有靈氣,「筆求一道光景都難靈驗,讀毛尖文章於是驚歎,於是拍案,於是折服。」,內容是毛尖多年的觀戲感想,不是分析電影技巧,沒有深奧的電影隱喻,但時時加插社會現象,引得影迷捧腹大笑。
浮城述夢人 香港作家訪談錄
作者:廖偉棠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廖偉棠的作品,一向讓人很安心。夢可能是理解人的一種媒介。廖偉棠擔任催眠師的角色,讓多位香港作家,例如也斯、西西,道出他們心中的夢,讓喜歡夢的讀者從中學習,閱讀時,感受到廖偉棠與香港作家們的交流和火花,文字也是一貫廖氏詩意。據說廖偉棠原打算把這本香港作家訪談錄命名為《筆尖上的香港》,不知與《舌尖上的中國》有沒有關係,但現在的書名實在切題得多。
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