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 Francis Poulenc / Denise Duval / Gabriel Bacquier / Maurice Gendron / Georges Pretre / Jean-Pierre Rampal
碟名:Francis Poulenc & Friends
適逢「法國五月」,帶大家回到1920年代,是次重點推介的音樂家是浦朗克(Francis Poulenc),現為大家介紹浦朗克最全面的DVD—《Francis Poulenc & Friends》。紀錄片的序幕由浦朗克逗得眾人哈哈大笑開始,然後便是長笛大師朗帕爾登場,與浦朗克合演的長笛奏嗚曲。在主角親自介紹由他一手發掘的女高音丹妮絲杜瓦(主演他的歌劇「聖衣會修女對話錄」)登場並獻唱中段(〈聖衣會修女對話錄〉、〈人的聲音〉和〈德瑞莎的乳房〉中的三段詠歎調),是歡眾的提問。這上半部活生生是大師班,由浦朗克主持和授課。緊接下半部則是攝於1961年的演唱會現場,先有杜瓦演唱兩首選自浦朗克歌曲集「最矮的一根稻草」中的兩首歌曲,而主角則處理鋼琴伴奏。餘下的都是他親自演奏的歌曲,鏡頭不時呈現浦朗克彈奏鋼琴的雙手。十指在琴鍵上飛舞,樂韻傾瀉而下。
老實說,很多人也是先接觸浦朗克的生平才有興趣了解他的音樂,身為法國六人組六人團(Lex Six)的成員,他是非常早公開性取向的音樂家(曾明言,如果要撇取同性戀的身份,作品便有所缺乏。)他的作品不算很前衛,中間忽爾冒出不太調和的和聲,像極詩人考克多形容這個作曲家「半是豬玀半是聖徒」的形象。
表演者:Miloš
碟名:Latino
來自黑山的Miloš,被譽為繼Segovia、John Williams、Julian Bream的結他新一代接班人。音樂天份來自爸爸在家播放Segovia彈奏的阿爾班尼士《傳說》,自8歲起學習結他,9歲正式登台,11歲拿下國際大獎。後來到倫敦Royal Academy of Music深造。《Latino》新版重新推出,被每日電訊報名為「古典結他的新英雄」的Miloš在新推出的唱片加入8首全新錄音,包括富有墨西哥情調的〈Besame Mucho〉,耳熟能祥的〈Girl from Ipanema〉、輕快拍子,讓人渾然忘我的拉丁歌曲〈Aria Cantilena〉則是Miloš首度與Anna Prohaska合作的作品。
表演者: Alexandre Tharaud
碟名:Amour
《Amour》是Michael Haneke一流的作品,道出愛到最後,長相廝守的可貴以及愛之本質。當中扮演Emmanuelle Riva學生的Alexandre Tharaud(戲中也稱為Alexandre)本身便是法國出色的年青鋼琴家。他回憶在電影拍攝時,處身的地方也近似現實,其中有一幕,Alexandre到兩位主角的家,就像Alexandre探訪當年鋼琴老師的情況,在拍攝時,他在腦海中回想老師的面孔。《Amour》中,音樂在香榭麗舍劇院演奏會出現,在電影中,尚未算完整的音樂,都在這張Soundtrack拼湊而成,Schubert的 〈Impromptu No 3 D899〉在相對沉靜的電影中,顯得更引人入勝。
表演者:Denis Kozhukhin
碟名:Prokofiev: The War Sonatas
Denis Kozhukhin認為Sergei Prokofiev的鋼琴奏鳴曲表達了人性的黑暗面,反映了人類在面對人性的殘酷時所表達感慨與掙扎。Prokofiev出世於烏克蘭的小村莊桑佐夫卡。當時,歐洲樂壇正出現新舊交替的現象,而Prokofiev在俄國政府的鐵幕下,亦能創作不苟流俗的作品,〈 Piano Sonata no.6 in A op.82)、〈Piano Sonata no.7 in B flat op.83 〉與〈Piano Sonata no.8 in B flat op.84 〉的音域非常廣,要求鋼琴家在琴鍵上大幅舞動手指,在Kozhukhin的演奏下,歌曲除了有如戰爭般緊湊節奏外,還帶出人性的絲絲餘暉。
Kommentare